我說我很滿足的,我在國營廠二年也拿不到現一個月工資的,他幔幔的說,你沒眼光,我全世界做生意,人家是斜著眼看我們啊,我十四歲偷渡到香港的,先在碼頭做搬運,后做裝修,再做生意,日本鬼佬有啥了不起,就是看不起我們,國家送你讀書,花了不少錢,你要為國家去出力,還有,你讀這么多的書,做維修工,你也是自已對不住自已,我望著他那飽經風雨的臉,突然心被刺得很痛,誰說香港人不護國啊,那還是九三年啊,他緩緩地說,你先去找,找你自已的位置,找到了,馬上就走,找不到還做維修工,找到為止,我這里不可能再給你加太多工資了,可你的本事前途很大,趕快走,歲數大了,就沒前途了,那年我三十歲,我低著頭,下了決心,沒多久,我就應聘到了一家著名的日本廠的分廠長,我當時很想去日本廠,我很想知道他們為何自傲,肯定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很感謝我的笫一位貴人,香港老板,要不,我還可能做很長一段時間的維修工,
3、深圳真實的平均工資是多少?
首先這個問題問的比較籠統,其實一個地區的工資水平對個人來說關注的只是某個行業的工資會比較有意義,因為地區總的平均工資會被嚴重平均。那么下面就來說說我了解的深圳一些行業的工資水平,首先分體制內和體制外。體制內公務員,事業單位,國有企業這類就是我們說的金飯碗,銀飯碗,鐵飯碗,這類人群的工資收入發到手的賬面工資平均在10000左右,低的在8000左右(一般是國企新入職的普通崗位較多),高的在20000 (一般是領導高管,核心技術人員等)。
這類人群最大特點的收入穩定,增長有預期和空間,但是想拿更高就太難,絕大部分人都在平均水平,五險一金交的交費的基數和比例是最高的,大概占20%左右,。體制外就是廣大的民營經濟,具體領域覆蓋絕大多數的制造,服務,IT等行業,每個行業差別較大。零售服務業工資收入屬于偏低類,占經濟總量較大,但是從業人員多,學歷普遍較低,入行門檻低,人均下來工資水平大概在5000左右,低在3000 (清潔工,保安,超市員工,門店員工等居多)左右,高的在10000 左右(中高管,資深保險員等),
IT行業平均工資水平較高,在這個行業里面具體又會分析下屬的很多行業,以游戲軟件開發為例,平均工資在15000左右,低的在7000左右(一般是這類企業里面新人,普通行政人員),高的30000 (核心程序員,產品經理,項目經理,中高管)。其他行業如制造業,金融業就是兩個極端,制造業平均收入也是較低,金融業是最高,這在就不詳細說明了,總的來說體制外的這類人群特點是兩級分化較大,低的很低,高的無法想象,大多數人都是普通工資水平,工作穩定性差,預期差,一切靠自己奮斗!任何行業都有人拿高薪有人在混日子,關鍵看你處在什么位置和你是否想一直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