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說的躬耕于南陽是指當時的南陽郡,而非宛城(今南陽市)。我是七八底入伍去社旗軍營的,但南陽、方城我經常去,南陽是師部、方城是團部,社旗是我們營給其他團看營房,留守在那里的,因我是連隊文書,經常去團部丶師部,”這里的“襄陽渡沔,自南陽界,出方城關是也,通周、鄭、晉、衛之道”,說明那時襄陽和南陽是兩個城市,襄陽在南陽的南邊。
1、三國諸葛亮隱居的南陽,和現在的河南南陽市是同一個地方嗎?
當然不是。諸葛亮說的躬耕于南陽是指當時的南陽郡,而非宛城(今南陽市),當時的南陽郡是一個省的概念,管轄的范圍比較廣,包括河南部分區域和湖北部分區域。現在的南陽市,當時叫宛城,隋以后才稱南陽縣(簡稱南陽),諸葛亮時期的史書上也出現過南陽二字,但大家可以看看史書,都寫的是除去宛城以外的地方。當時宛城算是比較出名所以直接稱宛城,
當時南陽管轄鄧縣,鄧縣管轄隆中,諸葛亮在隆中躬耕苦讀,所以自稱躬耕南陽。諸葛亮躬耕苦讀期間沒有任何史料記載他去過宛城,更何況是去躬耕了,現在的南陽僅僅假借以前南陽郡之名,爭搶諸葛亮躬耕地,稍微有常識的人都看得很清楚,只有南陽人喜歡混淆視聽。建議大家看正版史書,別看南陽人更改之后發到網上的東西,也不要看已被南陽更改的部分百科,
以前中國宋代開封被稱為東京,現在日本有個東京,是不是以前開封發生的事都可以說發生在現在的日本?顯然不是。部分南陽人卻始終不肯正視這一點,實在可笑,南陽自我麻醉自欺欺人。南陽人已經完成可以做到“自欺”,但休想侮辱大眾智商,不可能完成“欺人”,部分南陽人評論說諸葛亮自己說的躬耕南陽,難道諸葛亮自己連躬耕地都不知道?這完全是侮辱諸葛亮的詭辯之道。
2、南陽是南方城市嗎?
我認為不是,我不是南陽人,鄭州的,但在南陽、社旗、方城當兵,呆了四五年,對這片熱土是息息相關,依依不舍,熱戀再現。我是七八底入伍去社旗軍營的,但南陽、方城我經常去,南陽是師部、方城是團部,社旗是我們營給其他團看營房,留守在那里的,因我是連隊文書,經常去團部丶師部,對于南陽這個地方,環境氣候我還是必較了解的。
3、南陽到底是北方還是屬于南方?
南陽是個好地方,中國獨有,南陽盆地四季分明.但冬不寒夏不酷、氣候過渡帶。四周群山、冬無大風,特殊氣候造就大批飛行員,中國每100個飛行員12個是河南人,其中8個系南陽籍,所以被空軍授予飛行員搖籃。〈1〉南陽既能種稻米又可種小麥、而且產量很高,中國每一百斤小麥有一斤產于南陽,中國一百斤棉花四斤來自南陽,一百斤油兩斤產于南陽。
〈2〉北方蘋果種到南陽能結果,但到襄樊就不行;南方柑橘子到南陽淅川、內鄉能結果且產量很高,出了盆地到平頂山就不行,還有淅川和桐柏茶樹往北到平頂山就不行。南方香樟樹在南陽長勢很旺北到鄰居平頂山過冬成活極低,怪不得寶天曼成了中國物種最多最全的保護區。〈3〉地質構造獨特,中國版圖上少有的寶地,地震等地質災害最少的地段。
這也是南陽被選為核電基地和遷都首選地的重要原因,〈4〉水質最好,南水北調核心水源地和主要匯水區,水質非常好,口感也好,一類標準,可直接飲用。〈5〉產石油、金、銀、玉、…四周封閉起來不靠外援完全可以自給,〈6〉旅游資源太豐富!想看水到亞洲最大淡水湖丹江。想登山去西峽八百里伏牛山頂峰老界嶺(海拔2200米,酷夏山上保持18度)、內鄉寶天曼、南召石人山和桐柏太白頂,
4、《襄陽耆舊記?卷三?山川》“樂宅戍,南陽城南九十里”這個南陽城是宛城嗎?
我國古代有一條約定俗成的地名命名原則,即“水北為陽,水南為陰”,“山南為陽,山北為陰”。南陽西北東為山,地形如盆地,正像人們吃飯用的碗一樣,故稱宛地,它位于漢水之北,又居伏牛山之南,具有方位“陽”性的雙重特征,《明嘉靖南陽府志校注》載:“周為申伯國,春秋屬楚,置宛邑,戰國屬韓,秦取韓地赴漢水之北,洛陽潁川之南,置南陽郡治宛,以其在中國之南,居方城漢水之間故日南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