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慢慢說首先我們要了解到地震的基本概念,什么叫地震,以及地震的相關知識。中國這么大,為什么其他地方就沒有四川地震的厲害呢,關于四川為什么總是發生地震一問題,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震預報部主任、研究員蔣海昆是這樣回答的,按地震形成的原因分類可以分為構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誘發地震,我們所經歷的地震大部分都是屬于構造地震,這種地震是主要是由于巖層斷裂,發生變位錯動,在地質構造上發生了巨大變化而產生的。
1、四川地震頻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謝謝邀請,我簡單說一下吧!查一下中國四川省的地震記錄就可以看到,基本上隔個幾年就會發生很嚴重的地震,那么這是為什么呢?中國這么大,為什么其他地方就沒有四川地震的厲害呢?我們慢慢說首先我們要了解到地震的基本概念,什么叫地震,以及地震的相關知識。1.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
我們要明確一點,這是自然現象,并不是像網上謠言所說,三峽大壩的建設增大了地震的頻率,這絕對是子虛烏有的!2.地震是由三部分組成,其中包括:中心層是地核,中間是地幔,外層是地殼。3.按地震形成的原因分類可以分為構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誘發地震,我們所經歷的地震大部分都是屬于構造地震,這種地震是主要是由于巖層斷裂,發生變位錯動,在地質構造上發生了巨大變化而產生的,
4.目前為止,在地震領域內,目前大家普遍認同的是板塊構造學說,主要是有歐亞、太平洋、美洲、印度洋、非洲和南極洲板塊,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是由于印度洋板塊擠壓亞歐板塊,形成的喜馬拉雅山脈,不斷上升,周圍巖層的應力達到了一個臨界值,超過了巖石所能承受的范圍,導致了巖層斷裂,便發生了地震。5.四川省境內有多條地震帶,門山地震帶、攀西地震帶、松潘地震帶、岷江斷裂帶等多條,所以四川省地震極為頻繁,
2、9年前,5月12日四川大地震時候你們在做什么?
地震時,我們正在辦公室閑談。先是感覺地面猛的抖了一下,我說了一句,地震了!大家都還沒引起重視,突然,劇烈的抖動接踵而至,大家都不知怎么辦,嚇傻了,有人喊了一聲,快跑啊,本能的跟著大家往樓下跑,無奈下樓梯根本就站不穩,抓著扶手顛顛跛跛終于到了樓下,還摔了一跤,現在膝蓋處還有一個傷疤呢!接下來馬上找孩子,聯系親人,無奈通訊全部中斷,幾個小時后才知道是大地震,但不知傷亡那么大,震中離我們這么近,終身難忘啊!,
3、四川廣元發生4.9級地震,為什么四川地區總是在地震?
在昨晚發生地震之后,中國地震局做了情況通報會。關于四川為什么總是發生地震一問題,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震預報部主任、研究員蔣海昆是這樣回答的,1976年開始,巴顏喀拉地塊已成為整個中國西部7級地震的主體活躍地區蔣海昆研究員介紹,從1976年開始,巴顏喀拉地塊已成為整個中國西部7級地震的主體活躍地區。并且舉例,2013年四川省廬山曾發生7.0級強震,
2010年,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也曾發生7.1級地震。這些地震活動,均為巴顏喀拉地塊運動的結果,此次地震發生在巴顏喀拉地塊的北邊際。通過近幾年多次發生的強震可以看出,巴顏喀拉地塊活動仍在持續,據介紹,此次地震發生在岷江斷裂帶附近(距離小于30km),有歷史記錄以來,震中附近200公里范圍內共發生5級以上地震26次。
4、四川每年都發生幾次地震,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四川“每年都發生幾次地震”:就廣義相對論而言,其主要根本原因是四川的地理位置、地理生態環境東西、南北———由地處幾億年前地質構造運動“所構成的地質斷層?地帶斷裂的中心位置…”四川的地理位置從東往西?由低往高:地形地貌地勢走向地處———由東部丘陵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與青藏高原的相交相連的結合部地理位置與地理生態環境(例如橫斷山脈就是很好的例證),即“東亞”與“中亞西亞”緩沖地帶的過渡地段、過渡區域地質構造運動的“地質斷層、斷裂帶上…”四川的地理位置由東往西———地處由“東亞”太平洋坂塊地質構造運動與由“中亞西亞”大陸坂塊地質構造運動“相碰撞”造成?形成?組成?構成的“相交、相接、相連、相遇、相逢”銜接的地理位置與地理生態環境地質構造運動的“地質斷層、斷裂帶上…”四川的地理位置從南向北———地處幾億年前由印度洋坂塊地質構造運動南亞次大陸與由北部“歐亞大陸”我國北方的黃土高原坂塊地質構造運動相碰撞、相擠壓而形成的青藏高原的“邊緣過渡地帶、過渡區域”相交、相接、相連、相遇、相逢的地形地貌地勢走向地質構造運動的“地質斷層、斷裂帶上…”綜合上文所敘,因此,四川“幾乎每年都發生幾次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