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為什么河南的古都這么多呢。所以先來認識一下我國的“八大古都”,據中國古都學會通過并經國內史學家承認的古代都城有洛陽(從夏朝始)、鄭州、安陽、西安、開封、南京、杭州和北京,而通過這我們也可以看到在中國八大古都中,河南占據有4席,分別是。
1、為什么河南古都多?
首先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從有文字開始記錄文明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了,而隨著社會的發展朝代的更替,從三皇五帝,夏,商,兩周,秦,兩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遼,兩宋,金,元,明到清朝也已經演繹了數千年。所以先來認識一下我國的“八大古都”,據中國古都學會通過并經國內史學家承認的古代都城有洛陽(從夏朝始)、鄭州、安陽、西安、開封、南京、杭州和北京,而通過這我們也可以看到在中國八大古都中,河南占據有4席,分別是:鄭州、安陽、洛陽、開封,
要說為什么河南的古都這么多呢?我覺得是跟歷史的發展規律有很多的關系。作為中國的古都,這些城市在古代至今一直是著名的都城或者“首都”,是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而在中國,歷代都城的選址都是有講究的:那就是要有水源,以滿足生產和生活用水,來作為各行業的發展保證,所以一般位于平原或者盆地,不會有大的山脈,所以這樣的地區才會交通便利、經濟繁榮。
2、為什么洛陽被稱為“九朝古都”?鄭州有可能成為“八大古都”嗎?
各位看官,從洛陽歷史來看,她還真的是十三朝古都,大家可以去度娘查查,為什么稱九朝古都呢?這還是乾隆皇帝的金口玉言說的。前幾天剛從洛陽回來,那里朋友簡單介紹一下九朝古都的來歷,洛陽也是古絲綢之路東方起點之一,乾隆曾題寫嵩陽書院為九朝都會,故洛陽流傳為九朝之都。而九在數字上是最大個位數,皇上往往稱九五至尊,已到最頂層了,
3、有開封和洛陽兩大古都,河南省會為何在1954年遷往鄭州?
自古至今,中原劃線文明的核心區域都會有兩座雙星閃耀的城市,從最早的長安洛陽,到后來的洛陽開封,直到今天的西安鄭州。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由他們的區位優勢決定的,河洛盆地自古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著名的二里頭文化、仰韶文化、紅山文化等都在這里,且洛陽山河圍繞,在割據時代是極其易守難攻的,長安地理上和這個類似,關中平原,沃野千里,另外長安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連接西域,直到現在它依然對于西藏、新疆和內蒙有極強的掌控牽制作用,
所以在隋唐之前長安洛陽一直是整個中國的雙子星城市,作為兩個最重要的核驅動著中華文明,魏晉南北朝時期衣冠南渡,五胡亂華,南方得到開發,于是到了隋煬帝時期不得不遷都洛陽,開鑿隋唐大運河來連接江南了,隋煬帝幾次下揚州,并長年居住在了江都(揚州舊稱),可見他是極有遠見的。在這一時期洛陽成為了絲綢之路和隋唐大運河的交匯點城市,整個隋唐時期洛陽的實際地位是不弱于長安的,
后來五代十國,中原地區的士族繼續南遷,到了宋朝時期,江南已經徹底成為了中國的經濟中心,另外失去了對于西域的控制,于是開封成為了改道后的大運河和黃河的交點城市了,通過大運河江南財賦源源不斷運達開封,而洛陽作為華夏文明的傳統心臟,開封洛陽便成為了北宋的東西兩京了。后來南宋政府偏安江南山水,北方運河繼續廢棄,直到元朝定都北京,運河經歷了大規模的改道,從杭州經過江蘇、山東直接進入北京,中原大地上便沒有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存在了,于是中原分為開封府和河南府(治洛陽),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整個明清時期,
后來到了民國,京漢鐵路修建,再到隴海線的修建,鄭縣(鄭州舊稱)便成為了鐵路時代的一個巨大的十字型交通樞紐。后來河南省省會的變遷也是因為中國逐漸從公路水路時代步入到鐵路時代了,再到今天的高鐵時代,鄭州更是成為了米字形的高鐵樞紐和高速樞紐,隨著最近國家中心城市文件的批復和一帶一路策略的實施,鄭州未來將不可逆地成為中原大地上一座新的國家中心城市和國際的航空、高速、高鐵的中心城市,所有這些都是由它們的區位優勢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