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河南南陽的印象可以用以下四個詞來概括。南陽歷史上出現過很多世界級的歷史名人,南陽五圣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旅游業南陽是全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有著厚重的歷史痕跡;依托秦嶺南麓和伏牛山山脈,擁有5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兩個省級自然保護區,風光無限、景色如畫,近些年南陽旅游業取得長足的發展,下一步臥龍崗武侯祠5A級風景區的擴建即將結束,必將迎來南陽旅游業的又一次井噴。
1、你去過南陽嗎?你覺得南陽怎么樣?
對河南南陽的印象可以用以下四個詞來概括:地盤大、人多、環境佳、名人多地盤大在河南18地市里,南陽的地盤最大。河南的面積是16.7萬平方千米,南陽占了2.66萬,八分之一還要多點,人多截至2016年末,南陽市全市年末總人口1010.75萬人,常住人口863.40萬人。全市共有回族、蒙古族、滿族等43個少數民族,其總人口26.4萬余人,占全市總人口的2.4%,占全省少數民族總人口1/5強,在全省17個地市中占首位,
環境好南陽北依秦嶺、伏牛山,西界大巴山、武當山,東有桐柏山、大別山,三面環山,中間形成了近三萬平方公里的馬蹄形盆地,地理學上稱之為“南陽盆地”。南陽礦產資源豐饒:河南油田地處南陽盆地,礦區橫跨新疆自治區、河南省南陽、駐馬店、平頂山等多省市,位于河南省的部分主要分布在桐柏、唐河、新野等8縣境內,桐柏縣的天然堿儲量達8514萬噸,儲量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
南召的辛夷、西峽山的茱萸與天麻等10個產地發展成了中藥材基地,南陽域內河流眾多,分屬長江、淮河、黃河三大水系,水資源總量70.35億立方米,水儲量及人均水量均居河南省第一位。南水北調工程從南陽到北京,滋潤億萬北方人民,名人多南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3000年的建城史,為楚漢文化的發源地。南陽歷史上出現過很多世界級的歷史名人,南陽五圣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科圣”張衡、“醫圣”張仲景、“商圣”范蠡、“智圣”諸葛亮、“謀圣”姜子牙,
2、河南南陽發展如何?
種種跡象表明,南陽已經邁入高速發展階段,為建設具有“較強吸納集聚能力和重要影響力的大城市”全速推進,一切欣欣向榮、大趨勢向好,具體從以下幾方面可以看出:區域性中心城市南陽位于豫陜鄂三省交界,居鄭州、西安、武漢三省會之間,高速交通便利,去年通了第一條高鐵,河南省三大都市之一,已成為國家“區域性中心城市”,南水北調渠首所在地,“中國最具潛力城市100強”,這些名號都是響當當的。
一切都昭示著南陽迎來了大發展的機遇,人口紅利有句俗話說的好,“人多好辦事”,南陽擁有1200萬的人口,全國城市人口排名第九,無論從勞動力、人才、消費能力等來說,南陽都是數得著的,巨大的人口紅利成為了經濟發展的強有力支撐。旅游業南陽是全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有著厚重的歷史痕跡;依托秦嶺南麓和伏牛山山脈,擁有5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兩個省級自然保護區,風光無限、景色如畫,近些年南陽旅游業取得長足的發展,下一步臥龍崗武侯祠5A級風景區的擴建即將結束,必將迎來南陽旅游業的又一次井噴,
中醫藥產業南陽有良好的中醫藥基礎,偉大的“醫圣”張仲景就是南陽人,近些年南陽著力打造“仲景故里”品牌,大力發展中藥產業,涌現出了像宛西制藥、福森藥業、利欣制藥等知名藥企,發展潛力巨大。總結:南陽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漢唐時期就已經名滿天下,物華天寶、人杰地靈,自古南陽人就勤勞勇敢、韌性十足,南陽人必將在國家中部崛起戰略中,繼往開來,秉承先祖精神與高尚品格,迎來大發展!我是宛都說事兒,80后南陽土著,說南陽人感興趣的事兒,
3、為什么河南介紹河南六大古都時說南陽是楚國發源地,并且楚國的都城在南陽?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說南陽是楚國的發祥地是有根據的。楚國的發祥地是在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因六十年代修建丹江口水庫,實施南水北調工程,將淅川境內的淅水攔腰切斷,在丹江口修起一座大壩,由于庫水的積存,將淅川境內的埠囗街淹沒在水下,將上寺,下寺附近的山丘都吞入水中,天長日久,由于洪水的沖擊,將淹沒在水下的楚國古墓露出水面,沿江兩岸的漁民,發現有許多銅缸(實際是文物叫銅鼎)就把它從水中撈起當油缸用,一次偶然的機會,淅川縣文化局陪同北京來的專家,在游玩丹江水庫時發現此事,說淅川人很富,拿銅鼎當油缸,于是,便引起考古專家的注意,對露出水面的古墓進行搶救性挖掘,經專家確認,這些文物屬于春秋戰國時楚國貴族的古墓群,級別之高,文物之精湛,引起學術界的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