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目前現狀除去國家級的人才外,我認為洛陽能做的是留住自己高校培養的人才更為重要和緊迫。河洛英才計劃是洛陽在2015年提出的人才引進政策,也是為了配合建設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需要,并計劃到2020年之前,一共拿出不少于20億元,用于吸引人才和培養創新團隊。
1、洛陽怎么樣才能留住人才,增加外來人口,成為河南的第二大城市?
感謝有機會回答這個問題,洛陽這些年的發展確實慢了很多(個人覺得將近有10年左右),之前也回答過很多關于洛陽經濟發展的問題,至于洛陽如何才能留住人才和增加外來人口個人覺得要做好幾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洛陽目前現狀除去國家級的人才外,我認為洛陽能做的是留住自己高校培養的人才更為重要和緊迫,據2017年數據顯示,2017年洛陽市全年全市共有普通高校7所,在校生14.5萬人,每年的畢業生在4萬左右,如果洛陽每年能夠留下一半也就是2萬左右的高校畢業生那么就很不錯了。
根據《2017年河南科技大學就業質量報告》中的數據顯示,2017年河南科技大學畢業生在洛陽就業共有462人占所有畢業生總人數的5%,其中占據在河南省就業總人數(在河南省就業人數為1228人)的37.62%;可以看出雖然說畢業生在河南省的整體就業率不高是事實,但是在河南省內就業率來看洛陽市還是有很大空間的,
為什么畢業生留在洛陽的人數這么低?原因只有一個,好企業少,待遇低。據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洛陽共有上市公司11家,加上本身洛陽就屬于傳統重工業城市,工業轉型升級慢對于技術人員的需求不足導致沒有足夠的崗位來滿足畢業生的需求是根本,如何留住人才?增加人口?我的觀點一直是想要留住人才必須有幾個指標,第一、好的就業機會(好的企業);第二、好的居住環境(包括房價等因素);第三、良好的教育環境;目前個人覺得洛陽要留住人才至少要做到其中的兩項才有可能。
首先,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是洛陽急需的,大家想想鄭州航空港區是如何發展起來的,沒有大規模用工需求的企業是無法帶動區域經濟的(個人覺得最好是十萬用工數量的企業最好)。好消息是銀隆新能源已經開工,但是一個還不夠,還需要幾個甚至十幾個類似于格力、銀隆這樣的企業入駐,個人建議在電子通信行業下功夫(洛陽已經好多年沒有大企業入駐了感覺),
其次,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尤其是旅游服務業。大家都知道第三產業中對于經濟拉動最明顯的產業就是旅游產業,洛陽具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加大開發利用,進行產業升級改造必然會出現一大批的市場需求,比如:餐飲、住宿等,而服務產業是最能解決就業和留住人口的產業,相信是很多大學生愿意從事這方面的,最后,放開落戶條件限制并進行人才補貼和穩定房價。
要知道如今鄭州的人才引進政策中,對于2017年1月1日畢業的全日制本科生都具有一定金額的生活補貼,洛陽是不是也出臺類似的政策呢?當然房價也必須進行穩定,洛陽房價雖然目前不算太高,但是已經經歷將近2年的增長,穩定房價不僅僅是穩定經濟更是穩定了租房市場,要知道好多畢業生和外來人口都是以租房為主的,房租成本是很大的一筆開支,
2、洛陽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提高,雙職工家庭最高貸55萬,“河洛英才計劃”引進的高層次人才最高可貸60萬。你怎么看?
感謝邀請,根據相關消息,自6月1號起,洛陽的雙職工住房公積金最高可貸55萬元、單職工最高可貸45萬元,通過“河洛英才計劃”引進的高層次人才最高可貸60萬,這就意味著可能會有更多的人落戶洛陽,河洛英才計劃是洛陽在2015年提出的人才引進政策,也是為了配合建設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需要,并計劃到2020年之前,一共拿出不少于20億元,用于吸引人才和培養創新團隊。
在我看來,洛陽在人才吸引計劃上雖然不如省會鄭州、西安那樣強烈,但結合洛陽的實際發展情況,特別是在產業轉型升級上,更需要一些人才和優秀的創新企業來注入城市發展的活力,這次提高人才住房貸款,也是在釋放信號,減輕人才落戶壓力,以便讓更多的人能夠落戶洛陽,因此我覺得十分有必要。洛陽城區常住人口目前200多萬人,但仍是人口外流地市,特別是洛陽處在西安和鄭州之間,每年大量的優秀畢業生也很少有留在洛陽工作、創業的,因此洛陽要發展、要建設,就必須要有一部分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