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的發展在湖北越來越有邊緣化的趨勢。曾經的大荊州沒有進入湖北發展的第一梯隊,當年荊沙合并,先是叫了一段的荊沙市,感覺沙市還在,做個區的話,畢竟還帶著個荊沙的沙字,后來,叫回荊州了,荊州的荊門、天仙潛都離荊州而去,荊州不再是湖北最大的地區了,沙市就更不是湖北最有活力的輕工城市了,連沙市區都消失在湖北重點經濟版圖上了。
1、湖北荊州現在的發展怎么樣,適合生活嗎?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沙市人,現在仍在荊州。不談大的方向,只說說身邊的情況。我們這個三線城市與全國其它與之類似的城市一樣,許多年青人懷揣著夢想前往大城市去尋求發展了,例如武漢,有能力的大多在那里定居了。這里城區內的常住居民以老姨媽,老姨爹這樣的銀發一族居多,退休后閑賦在家,經常免費乘坐公交車去買菜之類的,
不排除也存在某些素質偏低的老年人。居住的環境在政府的整頓下是越來越漂亮,越來越環保,呈現出安寧、靜謐,只是有時候感覺到整個城市缺乏一種道不明,說不清的活力。工廠也多,時常招聘普工,大多兩班倒,十分辛苦,來來往往流動性很大,按理來說,不愁找不到能謀生的工作,工資收入相對不算太高,糊口可以,養家稍難。工廠里面幾乎都是一片中年男女在辛勤勞作,
能有一個稱心如意的工作可稱得上是幸運。農村更是中老年人的天下,只有到年關時,各家外出工作的人返鄉,親友們聚在一起熱鬧非凡。市政府每年舉辦多種公益活動,總體來看,貌似一直在跟風,例如去年的”荊馬”,缺乏創新,可能是人才大多外出的原因,相對來說荊州的物價水平不高,美食眾多,環境不錯適宜居住。這兩年棚戶區改造成了時下市民的熱門話題,例如“誰家得到多少錢?,誰家只要房子等等”,
2、湖北荊州未來的發展前景怎么樣?
荊州的發展在湖北越來越有邊緣化的趨勢!一主兩副的定位,省政府明確發展武漢,襄陽,宜昌,失去了天時。交通區位優勢的喪失就不必說了,兩條高鐵的繞道,失去了地利,最大的問題是,城市缺乏一種人和,優質的人才都沒有留在這里,普通的市民對城市的發展失了信心,領導層的頻繁更換,缺乏一個持續的定力!這才是最可怕的。荊州最有優勢的人,荊州人不缺錢,從雙11的消費就可以看出來,但是財隨人走,人留不住,財也留不住,
3、湖北中等城市里的荊州,黃石與孝感,你更看好誰的發展?
我覺得這三個城市,未來的發展機會,荊州最優,孝感其次,黃石第三。雖然我在荊州,但保證不吹不黑,理性客觀,以事實為依據,以公正為準則,先看看三個城市的基本情況:荊州:全市國土面積1.4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達690萬(2017年),下轄荊州區、沙市區、江陵縣、松滋市、公安縣、石首市、監利縣、洪湖市8個縣市區和荊州開發區、華中農高區、紀南文旅區3個功能區。
孝感:現轄孝南區、云夢、大悟、孝昌四個區縣、應城、安陸兩個縣級市,代管漢川市,以及一個國家級高新區和七個省級開發區(高新區),全市面積8910平方公里,2016年全市總人口530萬人。黃石:黃石市國土總面積4583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3月末,下轄4個市轄區、1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設有1個國家級開發區,全市常住人口268.93萬人,
從國土面積、人口等數據看,很明顯,基本印證了我的觀點。當然,從這些數據上看,也不能直接證明荊州就是最優的,再看看2018年各市的gdp情況:荊州2080億>孝感1912億>黃石1587億。再從城市地位分析在“八五計劃”時期(即91年至95年),湖北省推出了“一特五大”的城鎮發展戰略規劃,“一特五大”就是指一特武漢和五大襄陽、荊州、宜昌、十堰和黃石,雖然這一發展戰略已經被放棄,
但也可以印證,就城市地位而言:荊州最優,黃石其次,最后是孝感。結合數據以及城市地位,荊州發展最優,也基本確定,下面就重點分析黃石和孝感了,上面湖北的提出的一特五大里,黃石的地位較高,是因為黃石有個特殊的原因,就是礦產,當時黃石的礦產資源豐富,自然當時的財政收入和gdp較高,湖北重視也就自然了。黃石曾經是湖北第二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