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權的書法以楷書著稱,初學書圣王羲之,后來遍觀唐代名家書法,吸取了顏真卿、歐陽詢之長,取長補短,集個家之所長,溶匯新意,自創獨樹一幟的“柳體”,這時需要保持按筆的力量,以中鋒向下運筆,一鼓作氣完成即可介紹柳公權的書法作品200字,柳公權(778——865),中國唐代書法家。
傳世碑刻有《金剛經刻石》、《玄秘塔碑》、《馮宿碑》等,行、草書有《伏審帖》、《十六日帖》、《辱向帖》等,另有墨跡《蒙詔帖》、《王獻之送梨帖跋》。柳公權柳公權,字誠懸。京兆華原(今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人。唐朝中期著名書法家、詩人。柳公權的書法以楷書著稱,初學書圣王羲之,后來遍觀唐代名家書法,吸取了顏真卿、歐陽詢之長,取長補短,集個家之所長,溶匯新意,自創獨樹一幟的“柳體”。因“柳體”以骨力勁健見長出名,后世有“顏筋柳骨”的美譽。與顏真卿齊名,人稱“顏柳”,又與歐陽詢、顏真卿、趙孟_并稱“楷書四大家”
玄秘塔碑和神策軍碑補充一下,柳公權的哥哥柳公綽〔唐〕(公元七六三年至八三o年)字寬,小字起之,京兆華原人。生于唐代宗廣德元年,卒于文宗太和四年,年六十八歲。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武元衡節度劍南,與裴度俱為判官。召為吏部郎中。元和初,進太醫箴,遷御史中丞。歷六鎮。性耿介,為文不尚浮靡。所取士如許康佐、鄭朗、盧簡辭等,皆知名貴顯。太和中,終兵部尚書
3、介紹柳公權的書法作品200字柳公權(778——865),中國唐代書法家。字誠懸。京兆華原(今陜西耀縣)人。曾任翰林院侍書學士、中書舍人、翰林書詔學士、太子太保,封河東郡公。性情耿直,敢于直言進諫。擅楷書,廣泛師法魏晉及初唐諸家,受顏真卿影響較大。其書結體緊密,筆畫鋒棱明顯,如斬釘截鐵,偏重骨力,書風遒媚勁健,可與顏真卿的雄渾雍容書風相媲美,被后人譽為顏筋柳骨。在書法史上具有很大影響。柳公權傳世墨跡有《送梨帖題跋》,碑刻有《金剛經碑》、《玄秘塔碑》、《神策軍紀圣德碑》、《平西郡王李晟碑》、《羲陽郡王苻璘碑》、《魏公先廟碑》、《高元裕碑》、《馮宿碑》、《蘇夫人墓志》、《李石神道碑》、《大唐回元觀鐘樓銘》等
4、柳體方頭豎的正確寫法柳體方頭豎的正確寫法具體步驟如下:(1)首先在筆尖接觸到紙張后,先向右上方運筆,有一定的傾斜度。需要注意這一筆用筆的強度不宜過大,線的長度不宜過長,(2)然后向右下方行筆,形成圖示尖點和邊緣線。按筆時要注意外側所形成的邊緣線與第一步之間的夾角,且要注意該步的線也不宜過長,(3)接著調整筆鋒,約莫調整到第一步線的左端點。然后以中鋒按筆,先稍微向右下行筆,再過渡到下一步中,(4)完成上述步驟后,豎畫的寬度基本已經確定。這時需要保持按筆的力量,以中鋒向下運筆,一鼓作氣完成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