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年12月31日,周口專區改為周口地區,周口鎮升級為縣級周口市。00年12月31日,撤銷周口地區和周口縣級市,成立周口地級市,原縣級周口市改為川匯區,因為到1965年6月29日,成立周口專區,下轄9縣1鎮——周口鎮,養育一代又一代周口人,周口處亞熱帶和暖溫帶過度地帶四分明降水均益。
1、周口為什么叫周口?有什么歷史故事嗎?
周口即古代的陳國,陳國是周王朝三王二恪而封虞舜的后裔的封國。后來陳國的公子完在姜齊(姜子牙建立的齊國)任職,他的后裔逐漸篡奪了齊國,建立起了田齊國,因為該地為古陳國,是全國陳姓的發源地,故而后世皇朝將該地稱之為陳郡或陳州。福垊告訴您,這里還有個很有名曲目及民間故事——包公陳州放糧,朱仙鎮為中國四大名鎮(朱仙、漢口、佛山、景德)之首,更為中原四大名鎮(朱仙、道口、周家口、賒店)之首,而中原四大名鎮之一就有周口,當時是叫周家口鎮的。
而周口就是周家口鎮的縮寫,那么為什么叫周家口鎮呢?話說,明成祖定都北京,漕運工作就顯得尤為迫切,而今天的川匯區地處三河交匯處,并疏浚河道,永樂二年1404年,該地一名周姓商人就抓住機遇,干事創業,在潁河南岸子午街開辟一渡口,在此擺渡。這個渡口極大地方便了南岸的子午集和北岸的永寧集之間的商務和生活往來,
當時號稱“小武漢”與河北的張家口齊名,號稱“南北皮都”,皮都就是皮草之都的意思。陳州百姓有的叫周家埠口,有的叫周家渡口,后來簡化為周家口,“國朝治平百年以來,人煙聚雜,街道縱橫延及淮寧境,連接永寧集,周圍十余里,三面夾河,舟車輻輳,煙火萬家,檣桅樹密,水陸交會之鄉,財貨堆積之藪。北通燕趙,南接楚越,西連秦晉,東達淮揚,豫省一大都會也,
”(乾隆《商水縣志》卷一,《輿地志·集市鎮店》篇)那周家口為什么簡略為周口呢?原因很簡單,周口就是周家口的簡稱。周口比周家口更省略更順口,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跟北京周口店所混淆啊。至于神馬時候周家口改成周口的,福垊尚未考證出來,但有一點可以證明的是在清朝,該地還是被稱為周口鎮的,福垊推測應該是民國時期。
因為到1965年6月29日,成立周口專區,下轄9縣1鎮——周口鎮,9縣分別為淮陽、鹿邑、鄲城、項城、沈丘、商水、西華、扶溝、太康。1969年12月31日,周口專區改為周口地區,周口鎮升級為縣級周口市,1993年12月16日,項城升級為縣級市。2000年12月31日,撤銷周口地區和周口縣級市,成立周口地級市,原縣級周口市改為川匯區,
川匯區即河流交匯也,這里是沙河、潁河、賈魯河交匯處,也是福垊前面所說的三河交匯。目前周口市轄1區1市8縣,川匯區、項城市和扶溝縣、西華縣、商水縣、沈丘縣、鄲城縣、淮陽縣、太康縣、鹿邑縣川匯——關帝廟,項城——袁世凱故居,扶溝——吉鴻昌故居,西華——逍遙鎮胡辣湯,商水——宋玉、陳勝、袁紹、袁術故居,沈丘——華佗冢,鄲城——排球運動員朱婷家鄉,淮陽——伏羲氏故居,太康——吳廣、謝安、謝靈運、謝道清皇后等家鄉,鹿邑——老子故居。
2、周口人有什么特點?
周口地處豫東平原,潁水東西而過滋潤著這片故鄉熱土,養育一代又一代周口人,周口處亞熱帶和暖溫帶過度地帶四分明降水均益。優秀的自然資源產生充足的物質,物質保障人民生活,產生了燦爛的文化,太昊伏義氏神農氏道家就在這片土地上產出而走向世界。影響一代又一代的人類文明,歷史上的重要人物有三國袁氏,晉代謝氏,民國袁世凱吉鴻昌等不多累述,
這些都是周口人的驕傲,只是改革開放后周口才漸落人后。但勤勞的周口走南闖北人用汗水熱血參與祖國建設,天山腳下大江南北到處有我們周口人民的身影,他們任勞任怨勤儉節約,用牙縫里擠出的錢養子奉老,樂觀生活,幾年前幾個收破爛的太康人清晨四點霧大燈暈,不顧安危斷橋攔車,使許多車輛不致投身江水,多少家庭免于患難,他們就是周口人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