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飄搖中的襄陽城咸淳九年,蒙古人圍攻襄陽城已達30年之久,此時蒙古大軍已經攻破中原大部分地區,襄陽城由于有郭靖等一干俠義人士攜手全城百姓誓死守衛,因此沒有被攻破,但是此時的襄陽城已不同往昔,歷經蒙古人多年的攻伐,堅固的襄陽城已經有多處城垛出現比較大的豁口,雖然郭靖等人及時修補,但城內情況已經差到不能用語言來形容,眾人唯有選破壞最為嚴重的地方進行適當修補,至于為什么不全面修補,實在是因為城內物資匱乏。
1、為什么韓國人熱衷于襄陽歷史,毫無保留的復制襄陽城?
看過韓國地圖或者對韓國歷史地理有一定了解的人應該都會發現,韓國很多的地名與中國都雷同。比如廣州、河南、漢陽、漢江、江陵、利川、襄陽、延安、大田等等,而其中韓國地名與湖北省的相撞最多,襄陽就是其中之一,韓國襄陽郡韓國的行政區劃很特殊,一級行政為道,之下設立市、郡,而地處韓國東部海岸的襄陽郡,是韓國著名的松茸產地,占據韓國40%的松茸產量。
不過對中國人來說,襄陽郡出名的不是松茸,而是“襄陽”這個名字,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不僅城市名稱一樣,韓國襄陽郡境內還有大量與湖北襄陽雷同的地名,比如峴山、鹿門寺、太平樓等等。韓國地名山寨的原因古代中原地區戰亂頻仍,大量的中原腹地的人們被迫離開故土前往海外謀生,其中的朝鮮半島就是人們最好的選擇之一,尤其是春秋戰國與兩宋末期,大量楚地也就是湖廣地區的人大規模移民或者其他原因到了朝鮮半島。
中原移民不僅帶去了大量先進文化與科技,也帶去了大量的民俗等,中原人思念故土,見當地風土相近,所以為之取名。其實朝鮮半島作為中原的千年藩屬之地,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襄陽只不過是個縮影而已,當年韓國首都首爾的前身也叫作漢陽,漢陽是哪兒啊,武漢三鎮之一啊!漢江穿城而過,而韓國首爾也有一條漢江。古代的韓國有大量的雷同是因為仰慕,如今就不知是何居心了,
2、古襄陽和現在的襄陽(襄樊)是同一個城市嗎?
我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古襄陽和現在的襄陽同屬一個城市,襄陽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己有2800多年的建城史。西漢初年置襄陽縣,三國以后,襄陽一直為郡、州、道、軍、府、專署治所。1950年5月,以襄陽縣襄城、樊城兩區設立襄樊市(縣級),屬襄陽專署轄管,1979年6月,襄樊市(縣級)升為省直轄市。1983年8月,襄陽行署撤銷,所轄行政區域并入襄樊市,
2010年12月,襄樊市更名為襄陽市,統轄襄城、樊城、襄州(原襄陽區)3區,南漳、谷城、保康3縣,棗陽、宜城、老河口3市,以及二汽高新區、東津新區、魚梁州開發區,延續至今。襄陽為千年古邑、文化名城,是楚文化發祥地、三國文化富集地、漢水文化核心區,198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04年10月,首屆中國魅力城市評選頒獎詞是這樣描述襄陽的:“這才是一座真正的城!古老的城墻仍然完好,憑山之峻,據江之險,沒有帝王之都的沉重,借得一江春水,贏得十里風光,外攬山水之幽,內得人文之勝!襄樊(襄陽)自古就是商賈匯聚之地。
3、一燈大師是怎么死的?大理被滅時,他有沒有回去救援?
蒙古大軍進逼大理龍首關,一燈大師、楊過等人在此大敗蒙古高手,卻不防蒙軍繞過龍首關,翻越蒼山天險,攻占都城,大勢已去,一燈冒險求見蒙古官員姚樞,勸得他向忽必烈建議禁止妄殺,安撫百姓,眾多大理子民得以保全性命。第三次華山論劍后,一燈回到大理,在天龍寺找到了兒時祖母王語嫣所贈的木劍,竟發現其中藏著逍遙派的“北冥神功”和少林的“易筋經”,
一燈以“易筋經”易筋洗髓,又以“北冥神功”吸收天地能量,再加上段氏絕技“一陽指”修到至高境界,已集佛道儒三家之長。于是大徹大悟,破空而去,人事1253年冬,忽必烈帶大軍進逼龍首關,遭到高泰祥率軍頑強抵抗,久攻不下。此時,一名部下向忽必烈建議,不如派江湖高手潛入關內,殺死主將高泰祥,到時龍首關群龍無首,便可一鼓而下,
忽必烈聞言,沉吟不語。三日后,子夜時分,高泰祥府邸,三名黑衣人一一翻過一丈多高的院墻,足未落地,便雙手連揮,隨著“咻咻”的暗器破空之聲,十二名巡邏的士兵應聲而倒,接著,其中一名黑衣人發出一聲類似烏鴉的啼鳴,又有二十七位黑衣人陸續翻墻而入,一名黑衣人舉起手來,其余二十九人迅速向其靠攏過來。為首的黑衣人正想發號施令,四周忽然燃起無數火把,照得庭院如白晝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