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條銹病主要侵染葉片或莖稈,在葉片或莖稈上會有鮮黃色的病斑(俗稱黃筋病),而且病斑相對小,呈長橢圓形排列成整齊的虛線狀,小麥條銹病和葉銹病、稈銹病最大的區別是,“條銹病”呈鮮黃色,“葉銹病”呈桔紅色,“稈銹病”顯深褐色,從病斑形狀上區別,條銹是行狀(俗稱黃筋),葉銹病斑散亂,稈銹為大紅斑狀,在小麥生長后期會變成黑色斑點,但不管條銹還是葉銹、稈銹,如果癥狀初發,就要及時噴灑農藥防治,讓損失降到最低。
1、小麥病害怎么治?
【紋枯病】防治紋枯病,可用5%井岡霉百素每畝150~200毫升兌水度75~100公斤噴麥莖基部防治,間隔10~15天再噴一次。或用多知菌靈膠懸劑或甲基托布津防治,【根腐病】防治根腐病可選用立道克銹.粉銹寧.敵力脫等殺菌劑。【從專矮病】防治從矮病可用50%馬拉硫磷乳或25%撲虱靈可濕性粉劑750—1000倍液或選用菊酯屬類農藥,
2、為啥感覺今年小麥條銹病這么嚴重?怎么防治?
小麥條銹病是由條銹菌引起的一種真菌性病害,主要為害小麥葉片,嚴重時可以侵染穗部。發病時出現金黃色條形孢子堆組成的病斑,破壞葉肉組織,影響光合作用進而減少子粒產量,它可以在小麥苗期發病,也可以在成株期發病。苗期發病雖然對產量不會造成直接的影響,但也會減少光合產物的積累和壯苗的形成,間接影響成株的生長和發育,
3、小麥條銹病該如何防治?
怎樣防止小麥條銹病?小麥條銹病是小麥種植當中普遍并且最易發生的病害,而且危害范圍廣面積大,如果小麥播種過密,麥田濕度過高,在適宜的溫度條件下,小麥銹病及易發生流行擴散,危害小麥莖葉部,嚴重時滿身都會成黃色覆蓋莖葉綠部,遮擋了陽光的照射,阻止了光合作用的進行,使光能合成減少,能量轉換失衡,造成麥穗瘦短、籽粒秕小或空殼,從而影響千粒重,使小麥產量降低。
因此在麥田管理過種中應引起注意,不可輕視,經常觀察,加以預防,及時防治,以免擴散流行,危害大面積小麥,下面就小麥條銹病癥狀及發病規律介紹一下,對于識別和預防是有幫助作用的。一,小麥條銹病癥狀:小麥條銹病主要侵染葉片或莖稈,在葉片或莖稈上會有鮮黃色的病斑(俗稱黃筋病),而且病斑相對小,呈長橢圓形排列成整齊的虛線狀,小麥條銹病和葉銹病、稈銹病最大的區別是,“條銹病”呈鮮黃色,“葉銹病”呈桔紅色,“稈銹病”顯深褐色,從病斑形狀上區別,條銹是行狀(俗稱黃筋),葉銹病斑散亂,稈銹為大紅斑狀,在小麥生長后期會變成黑色斑點,但不管條銹還是葉銹、稈銹,如果癥狀初發,就要及時噴灑農藥防治,讓損失降到最低,
二,條銹病發病規律:小麥銹病的病原為銹菌目的真菌侵染引起,主要在小麥苗上越冬,或隨氣流從周邊外地傳播而來,在適宜的發病溫度(9~13℃)和高濕度的條件下,與葉面上的水珠接觸萌發侵入小麥葉片,從而擴散流行危害小麥莖葉,使小麥生長發育受到抑制,影響小麥正常生長,降低產量。三,防治措施:①農業防治:就是要選抗病品種,對種子播前可用15%三唑酮,按種子量的0.3%拌種消毒,也可兼治小麥白粉病,生產上要避免品種單一,不要讓某一銹菌適應其生理條件而增強抗逆性,引起大面積危害,在種植時要適時播種,播種過晚,氣溫降低,出土時間拉長,更會使銹菌適宜萌發侵染并越冬,待來年危害小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