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古琴是用來修身的,往往一個人獨自陶醉,而且古琴是世上少有的或者說唯一沒有標準譜的樂器。自學者現在有音視頻資源利用,過去那種親傳口援的途徑省去后完全可以憑自身努力學習古琴的,古琴減字譜認識它只要十幾分鐘,將它所包含的對應的左右手指法練熟后就可以練習練習曲,然后短曲,如《關山月》、《良霄引》等正調小曲。
不是用電腦,手機打字就不想多寫了。建議琴友挑琴多試多比對,一線名家琴現在都不好拿貨源,這跟斫琴的原材料和制作時間還有等等多種原因有關,同一把一線名家琴琴,能拿到貨源的老師買30萬,可能另外一個名氣更大所謂泰斗的老師就喊60-70萬,往往有可能他自己拿不到好琴,也會賣很高的價格說名家琴,還有些連鎖琴行大眾琴就不要指望太好了,只是炒作出來的名氣,一線名家琴未必件件都是自己做的,當然不排除有些斫琴師在斫琴的創意方面可能更勝于斫琴的綜合品質。
2、古琴可以自學嗎?初學者買琴的價位是多少呢?
古琴完全可以自學,尤其是在當下,網上資源很豐富,結合到書本文字與網上名家視頻(比如李祥霆、龔一等老一輩琴家有專門的指法入門教學片)反復練習,古琴減字譜認識它只要十幾分鐘,將它所包含的對應的左右手指法練熟后就可以練習練習曲,然后短曲,如《關山月》、《良霄引》等正調小曲。由淺入深,至于流派不去管它,常見同一琴曲不同琴家有很多處理方法,哪家譜自己認為行就練哪家。
《平沙落雁》、《梅花三弄》等都有很多譜,畢竟古琴是用來修身的,往往一個人獨自陶醉,而且古琴是世上少有的或者說唯一沒有標準譜的樂器。古人作的琴曲后人演奏都是按自己對解題的理解打譜,每個人的修養學識三觀都不同,打譜也就千人千面,自學者現在有音視頻資源利用,過去那種親傳口援的途徑省去后完全可以憑自身努力學習古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