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以前的報道,在武漢,大專生的平均月薪3千多元,本科生的平均月薪為四千多元,研究生的月薪在5千元以上。如果月薪稅后能達到7000元以上,在武漢可以超過70%就業人員的收入,在武漢月薪能拿到7K的人也是少之又少,即使拿到了7K,倘若在武漢市區有房貸壓力也是頗大,而武漢的郊區,小編實在不敢恭維。
1、在武漢打工生活怎么樣?
武漢已經是準一線城市,湖北省正在召開的兩會上對武漢的發展又作出了力度空前的支持,其前景將是更加輝煌。當然任何一座城市的發展,都離不開人的支撐,如果你離武漢近,又能在武漢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盡管薪水與沿海城市相比低一些,但是就自身條件和武漢發展前景看,堅持做下去,還是能夠安身下去的,就武漢目前房價來與北上廣深比,還是要便宜很多的。
生活成本上,如果年輕人到過所有的一線城市就會發現它們的共性:相差無幾,出行上應該是最方便的了,武漢歷來就有“九省通衢”之稱,城市地鐵,輕軌已經形成網絡,城際鐵路已經開通好幾條了,城市圈已經初步形成。再就宜居城市來講,武漢應該最屬宜居城市,因為人應該逐水而居,武漢湖泊星羅棋布,長江穿城而過,漢水在此注入長江,城市綠化率不斷提高,
2、在武漢工資5000低嗎?
這個得分情況來討論1.自己一個人單身武漢工資的中位數是3940元左右,5000的話說高不高,說低不低,一個人生活瀟灑估計是綽綽有余。省著點花應該還能存下一些,2.已成家沒孩子夫妻倆省省,日子倒也不會很差,這個時候適當積蓄一下,為未來誕生的小生命做好準備,未雨綢繆嘛!3.已成家有孩子但如果你已經成家的話,這個錢是遠遠不夠的,想想就知道,平時需要用到錢的地方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房貸、車貸、孩子的興趣班、學費,這恐怕是不堪重負了。
3、在武漢月薪七千的人算不算收入很低的?武漢月薪七千的人很多嗎?
總體來說,在武漢月薪有7000元的收入,應該屬于比較高的收入水平,武漢作為中部省份湖北的省會,二線城市,薪資水平在全國處于中等水平。據了解,2020年武漢市城鎮就業單位從業人員月平均工資為6730多元,其中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為7500多元丶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5100多元,我有個同事的兒子5年前從武漢大學碩士畢業后留在武漢就業,從事工程設計,目前每個月稅后收入不到1萬元。
據他介紹,武漢整體收入不高,大學畢業生的月薪普遍在4000~6000元之間、一般務工人員的月收入平均也就在3000~5000元左右,如果月薪稅后能達到7000元以上,在武漢可以超過70%就業人員的收入。那么,每個月收入有7000元以上在武漢究竟屬于一個什么水平呢?這個不能不概而論,首先,要看行業。由于種種客觀原因,不同單位之間在收入上存在較大差距,
每個月有7000元以上的收入,絕大部分應該都是機關事業單位丶大型國有企業或壟斷行業的人員。哪些中小企業和普通打工人員的收入很難達得到,其次,要看人群。每個月有7000元以上的收入,至少是行政機關擔任科級職務的領導丶事業單位擁有中級以上技術職稱丶大型國有企業的白領、壟斷行業的員工,以及網紅、網絡傳媒、網絡游戲業丶房地產和金融保險行業的銷售人員、,
4、在武漢,月薪7000的人可以過怎樣的生活?
近幾年,由于武漢的飛速發展,尤其是房地產的崛起,一些湖北人、武漢人就開始膨脹,鼓吹武漢的實力,但事實并非如此。雖然說一些媒介已經將武漢納入了準一線城市,但我始終認為武漢的消費水平已達到一線城市的標準,但其工資水平遠遠比不上北上廣深,一是,源自武漢本身缺乏突出的經濟支柱,武漢市偌大的地盤,除了武鋼、東風等幾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再無其他。
雖然今年小米宣布要在武漢建總部,其本意也無非是像Lenovo一樣圈地而已,二是,武漢是一個人才培養和輸出基地,高校眾多,導致武漢的人才競爭激烈,薪資水平也是令人失望。而且,在武漢這個人才培養基地,每年留在武漢的畢業生不到1成,大部分還是選擇了北上廣深和沿海城市,這說明武漢的人才競爭優勢不明顯,所以武漢政府于2017年出臺了多項人才挽留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