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大連和青島同是副省級城市(全國只有十五個),也同屬于“環渤海經濟圈”,但是人口總量相對青島少出兩百多萬,這是人均高于青島的主要原因。同期青島GDP超過一萬億,達到10011億,最后看財政收入,2016年年底南京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入1142.60億元,比上年增長12.0%;同期的青島為1100億元,增長10.3%。
1、2018年GDP排行,杭州、南京、青島、無錫和長沙,誰將會是全國前十?
杭州在2017年的GDP以12556億排在全國第十的位置,而第9位的是13400億的武漢,差距6.7%。也就是說,武漢和杭州在GDP增長率如此接近的情況下,未來五年杭州也不可能超過武漢進入第9,結論是:杭州的GDP排在全國前十,杭州就是未來5--10年里的前十守門神,要想GDP進入全國前10必須先打敗杭州。
2018年無人可以撼動!南京、青島、無錫、長沙無緣進入前10,唯有杭州站在第十的位置,寧波、佛山在2018年要進入萬億俱樂部!杭州、南京、青島、無錫、長沙等五個城市的GDP都以超萬億,今年還將會增加兩員大將,分別是寧波和佛山。全國萬億以上俱樂部成員增加到了16個城市,南京追趕杭州無望!南京、青島、無錫和長沙在2017年排在杭州之后,南京預計2018年增長率接近8.0%,但要超過杭州還是存在較大的差距。
2017年的差距為7%,按照這種發展速度在未來5-10年里也是不可能的,無錫后有追兵,會節節敗退嗎?排在第13位的無錫最是岌岌可危,長沙正以每年多出1%的增速趕超無錫,預計在2020年前會超過無錫擠進前13。青島還可以守擂幾年?排在12位的青島,雖然同第13位的無錫還有7%的差距,可長沙在后面緊追不放,即便在五年內沒有問題,但5年后不用多久估計就被追上。
2、青島2016年GDP超萬億,大連GDP700多億,但為什么人均GDP大連超過青島?
感謝大連網友信任暨邀請回答本話題!關于這個問題,我相信許多朋友們都注意到兩個不解之處,一是“大連GDP700多億”,二是“大連人均GDP超過青島”,我認為在解析這道幾何題之前,先就問題的本身做一個澄清,暨大連2016年GDP并非700多億。接下來回答本題的關鍵難解之謎,為什么大連人均GDP高于青島,個人認為以下原因:①大連2016年GDP突破八千億大關,達到8150億,
同期青島GDP超過一萬億,達到10011億。從根本上來講,所謂人均就是與人口相關,青島市人口總量910萬,大連則是700萬,雖然這只是2016年人口數據,卻表明出大連人口少于青島,②大連和青島同是副省級城市(全國只有十五個),也同屬于“環渤海經濟圈”,但是人口總量相對青島少出兩百多萬,這是人均高于青島的主要原因。
3、煙臺GDP增速為何不到7?
感謝頭條邀請!我認為有兩條:一,城市化水平和主城區人口集中度較低,制約了第三產業(服務業)的潛力和后勁;二,東部(萊山區和高新區)與西部(夾河兩岸融合)產生利益沖突和戰略選擇的予盾!第一條:煙臺主城區人口過低,280萬人左右(而且許多分布在農村),制約了服務業的發展潛力,現在許多大城市都是在利用龐大的人口基數去發展服務業,因為服務業的投資和増長超過了工業制造業,并且比重也超過工業制造業,可是煙臺主城區人口過低,大部分在下面的縣市里,
第二條:是選擇發展東部(萊山)和西部(夾河兩岸融合)的戰略選擇問題。萊山區發展了20年,投入最大、最傾斜、最精心,但2016年GDP僅僅237億元,在山東省137個縣市區中居然仍舊墊底(主要是實體企業少、人口基數少且凈流入也不多);同時,夾河兩岸巨大的人口基數潛力由于規劃落后、甚至被壓制,服務業的巨大潛力沒有能有效挖掘,舉個人口數據(包括流動人口),只楚(30萬)、福山城區(30萬)、幸福(42萬)、開發區(50萬),夾河兩岸超過150萬以上,能創造出巨大的服務業產值,先不提開發區和福山區,單單只楚和幸福片區憑借70萬的人口優勢和優越的地理交通位置,就能創造出15萬人的服務業就業機會,不但能給本地人提供就業,而且能吸引外來人口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