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有五岳獨尊的泰山,山東的東阿縣被稱作阿膠之鄉,山東的平邑縣被稱作銀花之鄉,山東的蘄山縣被稱為礦泉之鄉,山東曲阜還是孔子的故鄉。春秋時期山東境內有許多小一些的諸侯國,僅見于《左傳》的就有55國之多戰國時代,齊國成為七雄之一;而山東的大部分地區都由齊、魯兩國擁有。
1、古代山東有多大?
夏禹分九州時,山東屬于青州。商朝建立之前,商的始祖契都于蕃,相土東都在泰山下,山東西南部曾是商部落的活動中心,也是商王朝統治的中心區域之一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紂,天下更始。武王首封輔佐有功的姜太公于齊;文王之子曹叔振鐸于曹;武王之弟周公則封于魯,齊國定都營丘,魯國都于曲阜。春秋時期山東境內有許多小一些的諸侯國,僅見于《左傳》的就有55國之多戰國時代,齊國成為七雄之一;而山東的大部分地區都由齊、魯兩國擁有,
秦朝時期臨淄郡、齊郡、東郡、薛郡、瑯邪郡、膠東郡、濟北郡。都屬山東,漢朝山東地區設置了北部的青州和南部的徐州、兗州。東晉十六國北朝時期后趙、前燕、前秦、南燕都是山東隋唐時期現在的河南省,河北省,安徽省也包括現在的山東省,都屬于隋唐時期的山東領域宋朝時期山東大概包括京東東路、京東西路以及河北北路的一部分,大部分都是京東東路元朝時期由于元朝疆域廣大,為了有效實行控制地方,除河北、山西、山東由中書省直接管理外,元統治者在地方設置行中書省,簡稱行省或者省,由中央委派官員管理,元朝的行省制度,對后世有著深遠影響,
2、山東各地的山水有哪些?
山東有五岳獨尊的泰山,山東的東阿縣被稱作阿膠之鄉,山東的平邑縣被稱作銀花之鄉,山東的蘄山縣被稱為礦泉之鄉,山東曲阜還是孔子的故鄉。我國十大釣魚臺之一的莊子釣魚臺,就在山東鄄城縣并建有莊子祠,被稱作嶗山江南就位于山東青島市東嶗山南,以太清宮風景區為中心。這兒三面靠山,一面瀕海,形成一個四季如春的風景區,
3、山東有山,有海,有資源,為什么沒出現上海廣州這樣的國際都市?
想成為國際大都市,跟有山有海沒什么關系,海洋資源確實是優勢,但山確是阻礙,如果廣東沒那么多山,非珠地區早就起飛了,不會發展成現在這樣。另外上海和廣州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孤注一擲打造出來的城市,,上海當初是集合了國內很多優質資源的直轄市,廣州是集合了全省最優質的資源。山東則是總想左右兼顧、里外逢源,最后哪邊也搞不好,
東邊想依賴青島煙臺,西邊又怕委屈了濟南。青島早在民國末期就是直轄市,GDP全國第四,有著國內第一個國際證券期貨交易所,有著當時國內第三大港口,雖然不及上海的影響力,但也是當時的一線城市。新中國成立初期,青島的GDP規模幾乎是濟南的兩倍,但是山東沒去用僅有的資源去全力推升青島,而是把更多資源布局給了濟南,此時青島的人力物力資源很多拿去支援大小三線,實力受損嚴重,直接滑落為二線城市,
山東沒有選擇拉青島一把,反倒是重點關照濟南煙臺。因為濟南和煙臺一直都是山東的屬地,而青島從成立就是直轄市,山東或許是擔憂把青島養肥了萬一又直轄,豈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所以對于青島,山東就像是半推半就,有濟南夠不著的資源就給青島,有能給濟南的就優先濟南。需要撐門面就把青島拿出來,有實惠就給濟南,但是濟南似乎并不爭氣。
一直以來發展思路保守,無論發展經濟還是城建都要抱著泉水和李清照不撒手,把歷史文化當成現代經濟的精髓所在,守舊避新,這也延誤了濟南的崛起之路,煙臺地位則是夾在這兩城之間,一直都是高不成低不就,經濟雖說不錯,但卻一直沒有較強的持續性,現如今人口已經出現凈流出的危機?,F在山東開啟了強省會戰略,大有效仿四川河南這樣犧牲全省輸血省會的架勢,幾年時間內已經從膠東多市剝離了很多優質資產遷址濟南,各市屬港口也收編為山東港口集團,三大港口全成了省屬企業,聽候濟南號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