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姓里面,馬、馮、程等姓在如今的人數很多,其中應該有一些司馬改姓的。傳到西周末年,重黎之后程伯休父成為司馬姓的開姓始祖,因此司馬與程二姓也屬同源,再次之前,他是已經有了兒子,分別是長子司馬臨和次子司馬觀,中國人的姓氏有很多,來源也比較廣泛。
1、為什么晉朝存在那么多年,司馬這個姓氏的人今天卻很少?
任何復姓,當下的人數都不算多,司馬一姓雖然曾是晉朝國姓,也是如此。做為國姓,司馬姓曾經在屢次變亂中遭到過大屠殺,再加上各種原因的改姓,因此如今人數很少,一、傳說,司馬姓本是上古天地之官重、黎之后,三個最著名的司馬(司馬遷、司馬懿、司馬光)本是同源天地之官實際有神官性質,在上古屬于最高的上公。傳到西周末年,重黎之后程伯休父成為司馬姓的開姓始祖,因此司馬與程二姓也屬同源,
后為逃難,司馬姓分為三支,一支逃到衛地,一支逃到趙地,一支逃到秦地。秦地這一支,出了秦國大將司馬錯,為秦國拿下蜀地,便是司馬遷的祖先,趙地這一支,到秦末出了項羽封的十八路諸侯之一殷王司馬卬,這便是司馬懿和司馬光的祖先。二、從司馬卬開始,河內司馬家世代為漢朝郡國以上的高官,良好的家教,讓司馬懿文武俱能,曹魏末年發動政變,奠定了晉朝的基礎應該說,司馬一姓在戰國、秦漢時期比較常見,而且出現在歷史書中都是響當當的人物,
司馬氏,無論在趙、在秦,還是在衛,都出了相邦(相國)、將軍、乃至諸侯級的人物。但司馬成為國姓,起源在于司馬懿在垂暮之年發動高平陵政變,奪取了曹魏的天下,經過其子司馬師、司馬昭相繼執政,到其孫子司馬炎時期,終于廢魏帝而自立,司馬成為國姓。三、司馬姓如今為什么這樣少?大部分應該是改姓的原因,但晉朝的司馬做為國姓,經歷過數度屠殺的劫難改姓的,多半改為司、馬、馮、同、程等姓,
這些姓里面,馬、馮、程等姓在如今的人數很多,其中應該有一些司馬改姓的。他們改姓的原因,多半是為了躲避戰亂、仇殺,也和復姓為了簡便改單姓有關,而曾經的晉朝國姓,經歷過數度的劫難,僅僅大家所熟知的就有:1、西晉的八王之亂。實際上是司馬家王爺們互相殘殺的戰爭,司馬懿的兒孫們大量卷入其中,都是自相殘殺,正好給五胡的壯大留下機會,
2、五胡的殘殺。西晉行將滅亡時和滅亡之時,西晉皇室被五胡政權大量屠殺,最出名的應該是漢趙政權和后趙政權對西晉皇室的屠殺。連西晉皇帝都被俘虜,青衣行酒后被殺死,留下了“永世不生帝王家”的浩嘆,何況司馬皇室其他人,而后,北方一帶長期被五胡政權占領,洛陽、長安一帶屢屢成為戰地,不知道司馬皇室在這其中到底死了多少人。
總之,到東晉時期,晉武帝那么多兒子,經過八王之亂和五胡屠殺,以及病死的,已經沒有活下來的,建立東晉的晉元帝,實際是司馬家的旁支,司馬懿的庶子之后。3、東晉滅亡之時,篡位的劉裕又對東晉皇室一番大屠殺,宋武帝劉裕對東晉皇室的屠殺是很明確的。事實上,東晉一百多年,內亂不斷,在王敦、桓溫、桓玄等權臣的亂局中,司馬皇室也是損失不小的,
2、歷史上三位姓司馬的名人,司馬遷、司馬懿和司馬光,他們是什么關系?
這個還真不好說,三人都姓司馬。按照中國姓氏一脈相承的傳統,有共同祖先也說不一定,但是這個時間跨度實在太大了,司馬遷西漢初年生人,司馬懿東漢末年生人,司馬光更是北宋時代的人了。隨便哪一個都差了幾百年,特別是司馬遷還受過腐刑,這就好比是在問李蓮英和李小龍是什么關系。當然了,追本溯源,咱們還是要把可能性比較大的列一下,
首先,我們得了解一下司馬這個姓氏。中國人的姓氏有很多,來源也比較廣泛,有因國稱姓的,比如春秋時期,陳國的有稱陳姓,宋國的有稱宋姓;還有因爵位稱姓的,比如王、侯等等,而像司馬、司徒、司空這幾個姓氏,都是官職名稱,早在殷商時期,司馬這個官職就存在了,而且級別不低。其當時與與司徒、司空、司士、司寇并稱五官,地位僅此于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