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17時,濟南長清發生4.1級地震,這一級別很小的微震讓人們聯想到未來濟南有沒有發生大地震的可能,這么說吧,是否發生大震這個真的是無法預測,雖然濟南不在地震帶上。濟南歷史上出現過多少次大型的地震,在這其中,濟南與長青交界處發生過兩次,一次是5級地震,另一次大約是5,5級地震;此外長青與濟南也發生過一次5級地震。
1、疫情風波未過,濟南又發生地震,此次災情如何?
肺炎疫情風波未過,濟南又發地震!地震詳情:2020年2月18日17:07分,在濟南長清區突發地震,致使樓盤中居民紛紛往樓下躲避,左右徘徊不敢上樓,所幸的是由于一方面震級不高,對居民樓影響不是很大,另一方面居民反應及時,目前尚未聽說有人員傷亡。事后,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此次地震位于北緯36.47度,東經116.64度,震級為4.1,而震源深度則是10千米左右,
濟南為何突發地震?我國處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在劇烈頻繁的地殼運動作用下,板塊與板塊之間會發生碰撞擠壓與相互分離,表現在地標上就有可能會發生火山噴發、地震等自然災害。而山東本就屬于半島,三面環海,更是距離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不遠,因此濟南會出現地震也就不足為奇了,濟南歷史上出現過多少次大型的地震?自明清時期以來,濟南一共發生過4次震級在5級以上的地震:在這其中,濟南與長青交界處發生過兩次,一次是5級地震,另一次大約是5,5級地震;此外長青與濟南也發生過一次5級地震。
看來發生在濟南附近的地震地震大多處于4、5級這么一個狀態,那么這種層次的地震究竟會造成多大的傷害呢?會重現當年汶川的大災難嗎?顯然是不會的,在這里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震級究竟是如何劃分的:震級其實表示的就是此次地震釋放出來能量的多少,地震震級越高,破壞力就越大,震級每相差一級,能量就差了將近30倍之多,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震震級就為9.5級,
其中具體的分類為:震級小于3級,我們一般稱其為弱震;處于3到4.5級則稱為有感地震;震級位于4.5到6級就是中強級地震;高于6級就是我們一般說的強烈地震了(至于震級測量估算的具體方法就和中學學習的對數函數有關系了,這里就不說了)。至于破壞力嘛,弱震顧名思義破壞力肯定很弱,因為它震級再高也幾乎就是行走在人類能不能感知到它存在的邊緣,估計有相當一部分人都是察覺不到的;有感地震一般也不會造成大的破壞,只是人類感覺地震比較明顯而已,但有時也會造成一些小型破壞;中強級地震一般就具備了造成較大破壞的能力了,但是具體造成多大的破壞也仍然是一個未知數,與其震源所處位置,震級大小密切相關;強級地震就有點可怕了,一旦其震級較高,發做起來就有如摧枯拉朽,能夠在瞬間爆發出拔山起岳的巨大力量,房屋等建筑物剎那之間就會淪為廢墟,
最后,一旦地震發生我們該如何自保呢?首先一點,一定要保持冷靜,不要驚慌失措到處瞎跑,因為這樣很有可能會造成擁擠,浪費寶貴時間,還會引發踐踏等事故。其次如果我們處在建筑物內短時間內無法脫身,我們應該隨機應變,找一個大一點,穩固一點的遮蔽物保護自己,比如說床、桌子、柜子等,然后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千萬要記住一點:安全第一,錢財乃身外之物!我聽說過太多太多人在火災等意外事故中,本來都已經離開了事發地,安全了,結果為了取錢、銀行卡等物品又重新返回險地,最終葬送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在這種生死攸關的時刻,我們應該謹記一句俗話: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人得救了,錢是賺不完的!最后如果條件允許的話,迅速跑往空曠的地方尋求救援,切記在高達建筑物、廣告牌等物下面停留。多難興邦,苦難是打不倒我飽經磨難,久經風雨的中華民族的,只要我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必能克服萬難,贏得最終的勝利,非典疫情如此,汶川大地震如此,今年何來例外呢?(文/歷史漫談君·曉史亦明事)。
2、濟南有大地震的可能嗎?
18日17時,濟南長清發生4.1級地震,這一級別很小的微震讓人們聯想到未來濟南有沒有發生大地震的可能,這么說吧,是否發生大震這個真的是無法預測,雖然濟南不在地震帶上,歷史上山東的膠東地區曾經發生過8級以上的大地震,膠東按照理論上來說也不是在地震帶上,地下構造也很堅硬,也沒有大的采礦動作,但是照樣發生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