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得益于青島萊西籍的山大前校長徐顯明和山大校友青島市委書記李群,兩人一拍即合。青島在經濟方面無疑是大幅度領先于濟南的,但是濟南作為老城的文化底蘊也不是青島短期內能培養出來的,山東省會濟南的GDP相當于青島的65%,如果讓青島作山東省省會的話估計除了青島愿意剩下的十六個兄弟地市都不服氣,這就是千百年來遺留下來的傳統,這就是軟實力。
1、青島為什么很多人說市內四區?
本人六十幾歲的人,在小時候常常聽到老人們講的就是市南,市北、臺東、四方、為市內四區。滄口區就屬市內外圍了,滄口大橋算界,李村屬市村郊,東面以辛家莊和麥島為市內邊區,往東屬嶗山地界,偏東浮山后當時也屬市郊,西南有湖島子和沙嶺莊為漁村市郊,北面過了小白干路至火化場以內為市區郊界吧,在當時確有這么一說,都是過去史了。
1.經濟方面,青島市是山東這個經濟大省當之無愧的龍頭,沒有之一。青島市去年國民生產總值9300億,位于無錫之前南京之后排全國各大城市第12位,山東省會濟南的GDP相當于青島的65%。青島市擁有很深的輕工業基礎并形成獨特的輕工業文化,不管是“五朵金花”海爾海信澳柯瑪青啤雙星也好,青島港、頤中煙草、青島食品廠、即墨老酒,還是近年風光無兩的“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軟控股份,這都是青島市的明星企業和名片,
這都是濟南市無法比擬的,反觀濟南市的幾家有代表性企業都半死不活,輕騎、濟鋼都瀕臨倒閉,沒有幾個能拿得出手去的企業,經濟轉型可以說是失敗的。青島市市委市政府在經營經濟方面的水平大大超過濟南市,2、文化方面。濟南是山東省的政治、文化中心,沒有之一,如果讓青島作山東省省會的話估計除了青島愿意剩下的十六個兄弟地市都不服氣,這就是千百年來遺留下來的傳統,這就是軟實力。
青島在經濟方面無疑是大幅度領先于濟南的,但是濟南作為老城的文化底蘊也不是青島短期內能培養出來的,濟南人民樸實、善良、實在,生活在濟南有許多令人感動的小事,濟南女生屬于大家閨秀,眼界開闊,包容心強,性格溫柔,是典型的賢妻良母類型;青島作為新興城市,沒有包袱,豁達開放、活力四射,是一個屬于年輕人的城市,青島嫚身材高挑、面容姣好,時尚靚麗、敢愛敢恨同時不失溫柔的一面。
但是作為社會風氣,繼承中國傳統文化方面青島社會大大落后于濟南,你畢竟不能讓紐約去和倫敦比文化底蘊,但是文化這個東西最終要物化于行動上,文化這個東西很可怕。在濟南你可以光著膀子在山大老校西門喝扎啤吃燒烤,也可以去明湖居喝著蓋碗茶看山東曲藝,這是一個有大俗也有大雅的社會,但是啤酒是絕對沒有青島的扎啤好喝的,
濟南雖然城市略顯破敗,但是人民生活殷實,工資在省內不算低,但是房價和物價都很宜人,濟南社會不排外,人家不會問你從哪兒來,在濟南生活感覺不到門檻兒。青島在經濟上的成就也表現在城市建設上和馬路上的豪車,但是青島市工資比濟南沒有優勢,房價李村都到1萬,濟南同樣地段七八千,近期買了個三居房子后略顯拘謹,青島生活環境無疑是大幅度領先濟南的,閑時東海路兜兜風,去百麗或是海信地下吃個飯,奧帆中心散散步,吹吹海風,很是舒服。
下班后抬頭看一眼湛藍的天空,有時候是惹人愛的落日,心情自然好,濟南相比要差很多,有點臟亂差的感覺,但是十運會后好多了。3.社會方面,包括城建、發展前景吧。青島在經濟方面的成就物化到了城建上,不用說高樓林立的前海一線,雖然市南市北對其他地方有偏見,但是老四方和李村還是在急劇嬗變,嶗山區已經成為高端居住區和金融集聚區,
西海岸新區也頗有氣勢,青島市發展勢頭很迅猛,這得力于計劃單列市青島市的管理層大大優于濟南市的當政者。當年的市委書記俞正聲、后來的市長現任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王家瑞都是優秀的領導,后人杜世成以山東省委副書記兼任青島市市委書記,他也是一個能力很強的人,“三城聯動,軸帶展開,組團發展”的大青島發展戰略沿用至今,膠州灣跨海大橋和海底隧道都是在其任上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