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邀請,首先我們把河南話理解為近代以來河南人說的方言,那么從這個角度出發在河南以外,我所知道的有兩個地方的說河南話。站在個人的角度,我認為開封話最能代表河南話,自己覺得河南話大概是以鄭州為中心地區的地方話吧,不知道語言學上怎么定義地方話的。
1、有哪些河南以外的地區也說河南話?
感謝邀請,首先我們把河南話理解為近代以來河南人說的方言,那么從這個角度出發在河南以外,我所知道的有兩個地方的說河南話。一、陜西寶雞市,2014年我在浙江碰見一個寶雞的,他知道我是河南的,跟我聊天也是用河南話,毫無違和感,后來才知道他是寶雞的,是民國河南的移民。其實這段歷史也被大多數河南人所熟知,就是1938年花園口決堤和1942年河南饑荒大量災民逃亡陜西,而當時的隴海鐵路也只能通到寶雞,現在的寶雞也有“小河南”之稱,
二、浙江湖州長興縣。在長興縣河南籍后裔達20多萬,主要是信陽羅山和光山一帶的人遷過去的,占當地人口的三分之一,他們在一起的時候也說河南話,但經過一百多年的演變,已經形成了一些獨特的風格,據說羅山人是在太平天國時期飽受戰亂,當然長興水草豐美到因戰爭人口急劇減少,于是羅山人便在這里定居生活,至今長興和羅山、光山還有一些尋親活動。
2、商丘話是河南話嗎?
商丘雖然是河南的一個地區,但商丘話和傳統的被大家接受認可的河南話還是有一定差別的,比如,商丘人的“管”這個字,其意義等同于“中”“可以”的意思。但河南就這一個地市說這個方言,倒是山東菏澤有這樣言語。商丘話和安徽北部、山東菏澤地區的方言,語調倒是很為接近,不知道語言學上怎么定義地方話的。自己覺得河南話大概是以鄭州為中心地區的地方話吧,
3、河南哪個地方的方言最能代表河南話?
拋開語言分類而言,河南各個地方的方言都是河南話的一部分,也都能代表河南話,并且最好聽的方言肯定是自己的家鄉話。站在個人的角度,我認為開封話最能代表河南話,我老家平頂山,說著魯山東邊的方言,但在大學期間認識了很多開封的同學,感覺他們的方言比較有意思,特別是開封方言無論是信陽、焦作、濟源、安陽的都能聽懂。
開封給我的感覺就是說話輕飄飄的,音調比較好聽,似有若無,那時候經常聽室友講開封話,像“沒力兒、不孬、沒啥事兒”等等代表著濃濃的開封音。我們有時也開玩笑講,北宋時候皇上上朝會不會也說開封話,比如“今有啥事兒,這咋弄的啊”等等,總之,至于哪個地方的方言最能代表河南話,這個不會有統一的標準,方言本身就是最接近風土人情的文化,也多如星點。
4、焦作各縣方言是如何形成的?為什么跟河南話差那么多呢?
焦作各縣的方言是在中原官話的基礎上,與山西方言相互影響而來的,明朝初年,焦作地區也幾乎變成無人區,朱元璋接受戶部郎中劉九皋的建議,就近將山西居民遷到這里墾殖,恢復農業生產。洪武年間,三次將山西平陽府的民眾遷居到此,并以河內為中心,設置懷慶府,下轄濟源、孟縣、溫縣、修武、武陟、河內、原武、陽武,原武、陽武后來于民國合并成原陽縣。
5、河南說話忌諱什么?
我是河北人,在河南待了三十多年了,我了解到的,有幾個詞是河南比較忌諱的,1、“不要臉”我以前有個口頭語“不要臉”,這里的意思不是罵人,而是開玩笑的時候說的那種,就是笑罵誰誰“臉皮厚”的意思。剛來河南那會兒,和朋友們一起玩鬧,有時候就會說出來這三個字兒,其他人還沒什么反應,但是我發現豫東的朋友面露不愉之色,我女朋友(現在的老婆)就給我說,不能這么說,開玩笑也不行,這是罵人的!從那以后我就盡可能地不這么開玩笑了,真的忍不住的時候,用“臉皮厚”、“不要鼻子”來代替,就是不能說“不要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