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到題目,杭州究竟有多少人月薪過萬。作為杭州土著,談談杭州和下屬縣合并的個人感受,因為說的是杭州阿里,來杭州阿里還有余杭區政府的額外住房補貼,一次性給完,當時杭州已無地可用,直觀表現是市轄區內無田地了,三墩靠杭州那邊發展的最好,順勢并了,無反彈。
1、杭州月薪過萬的有多少人?屬于什么水平?
我只熟悉我所在的IT圈,這真不算什么,互聯網公司校招的白菜價都是過萬的。咱們數據說話,最近的校招是2020屆畢業生,下圖就是去年9月份的秋招IT行業公開的薪資待遇:因為IT行業基本都是以年薪來計算,平均下來除以12,基本都過萬,注意,這只是剛剛畢業來杭州二十幾歲年輕人的薪資待遇,過幾年工資還會翻番的。
以杭州的阿里巴巴來舉例,阿里巴巴的薪資構成一般12 1 3=16薪,年底的獎金為0-6個月薪資,90%人可以拿到3個月,因為說的是杭州阿里,來杭州阿里還有余杭區政府的額外住房補貼,一次性給完。所以第一年就能拿到的白菜價是18k*16 10w補助,后面就是打怪升級了,阿里校招一般都是p5。再回到題目,杭州究竟有多少人月薪過萬?我網上找到一份2019年的騰訊理財通、騰訊金融科技智庫、騰訊網企鵝智庫發布的《2019國人工資報告》,僅做參考,
2、現在有一種杭州有杭州人、蕭山人、余杭人和臨安人的說法,這是為什么呢?
看了這個問題,有點好笑,想到一句歌詞: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記得我小時候討論的是我們下城區怎么怎么樣,你們西湖區怎么怎么樣,哈!作為杭州土著,談談杭州和下屬縣合并的個人感受,杭州首先合并的不是蕭山,是三墩,余杭下的一個鎮。當時杭州已無地可用,直觀表現是市轄區內無田地了,三墩靠杭州那邊發展的最好,順勢并了,無反彈,
然后是濱江區,蕭山的一部分,并進來時田地為主吧,拆遷賠償的,按當時不錯,也無反彈。再下去是蕭山吧,蕭山的當時的地位很高,全國縣級市gdp排前幾位的,心高氣傲,不太看得起杭州(這個和昆山和蘇州關系差不多),但是大勢所趨,也給并了,其實從蕭山官坊、民間抵觸都較大,但是10多年下來了,無論是地鐵、醫療,杭州對蕭山都相對傾斜,3條地鐵都經蕭山,浙二、兒保濱江院等等,不過本身經濟厲害,除了濱江區,融入感不強。
不過可以反思下,最近幾年為什么沒有濱江、余杭發展快,余杭融入極快,從早期的城西,到良渚、臨平,再到阿里巴巴那里叫啥?(求補知識)發展的很快。余杭對于杭州,就象鄞縣對于寧波,基本就是包圍,后來的富陽,臨安,建區時間不長,看后面怎么發展吧,我估計還是走美麗鄉村、特色小鎮這條路,畢竟山區占絕大面積。想想臨安天目山,居然撤縣建區,這真是佩服,
3、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怎么樣?
首先我覺得作為全國四所電子科技大學之一,杭電在ACM競賽上的表現非常出色,15年排到了全球28名,已經非常厲害了!而且電子信息專業在全國排名第二十位,這意味著三十多所985高校還有不及杭電的。很多人會被校名誤導,認為杭電是個理工科學校,其實杭電是一所綜合型的大學,學校里會計、管理、外國語學院、經濟、數媒、人文等學院,學校很好的將理工科的熱情和人文的浪漫氣息結合,
還有值得一提的是校園生活,杭電周邊的吃喝玩樂還有交通上面已經有人說了,十分便利我就不多提。就說學校社團吧,校級九大組織和許多的興趣社,包括紅色家園、杭電之聲廣播臺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學生活動中心是學校給學生提供的很好平臺,再說說我在杭電生活的這一個學期,學校里就有苑子豪、苑子文、張嘉佳、杜江、王寶強等等明星走近校園互動,還有六十周年校慶上很多知名校友,包括歌手鄭鈞、劉瑞琦等等,精彩紛呈的校園生活,良好的文化熏陶氛圍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