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抑郁癥患者真切的明了“感覺與事實之間的距離”,單純服藥的效果有限。這些人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挫折,由挫折而產生個人的焦慮,而抗挫折的能力較弱,也有家庭環(huán)境的原因,之所以用自我封閉的方式來對待問題和人生處境,有一些抑郁患者,掌握著出神入化的“把子虛烏有變成信以為真”的“認知本領”。
1、抑郁癥減藥期間,應如何打開自己封閉的內心?
感謝邀請!我是心理咨詢師樂遠。您的問題里包括兩組信息:其一是說到“抑郁癥減藥期間”,說明抑郁癥是確診的,而且藥物治療是有效的,已經(jīng)進入了減藥階段,其二是雖然藥物治療有效,但是內心封閉的狀態(tài)并沒有得到很好的改善。這種情況在非神經(jīng)性的抑郁癥中是比較常見的,導致抑郁癥的主要原因是社會心理因素,也就是與患者感知世界的方式密切相關。
假如引發(fā)抑郁的社會文化、情緒情結等心理困擾得不到解決的時候,單一的藥物治療并不能幫助抑郁癥患者走出抑郁狀態(tài),我們知道,真實世界和情緒感受之間還存在一個認知。但是,當抑郁的感受把你籠罩的時候,你卻以為抑郁的感受就是真實世界,其實,感受和事實是不是一回事。只是,因為認知是你一貫的看待世界的方式,而這個“一貫”,讓你在遇到事情的時候,思維自然而然的呈現(xiàn),讓一切都自然而然的發(fā)生,從而引導你產生了一種錯覺,以為感覺都是真的,感覺就是事實,
對于抑郁而言,現(xiàn)實世界和感知世界的方式之間是一種什么樣的聯(lián)系呢?有三個要素:第一個要素是真實世界: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經(jīng)歷各種各樣的事情和情境,但歸納起來就三種情況,一種是積極事件,一種是中性事件,還有一種是消極事件。第二個要素是認知:這是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在我們對真實世界的事件進行解讀時,腦海里不斷閃見的一系列想法,或者是自我的內部對話,就是認知。
有一些抑郁患者,掌握著出神入化的“把子虛烏有變成信以為真”的“認知本領”,我們稱之為認知偏差,或者認知扭曲。第三個要素是情緒:從認知環(huán)節(jié)可以發(fā)現(xiàn),你的感受不是來自于真實世界,而是你的認知,因為所有的事件都是經(jīng)過頭腦認知的處理之后,才會變成你的情緒反應。要讓抑郁癥患者真切的明了“感覺與事實之間的距離”,單純服藥的效果有限,
2、內心封閉的人該怎樣走出來?
所謂的內心封閉就是把自己關在家里,不與外面接觸,不參加社交活動,更不和他人來往交談,自己很孤獨,害怕與群體交流活動,這些人是一種不適應環(huán)境的病態(tài)表現(xiàn)。這些人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挫折,由挫折而產生個人的焦慮,而抗挫折的能力較弱,也有家庭環(huán)境的原因,之所以用自我封閉的方式來對待問題和人生處境,這樣一來,時間久了就成為一種不適應環(huán)境和社交的一種積壓的病態(tài)。
對于這些人光靠自己本人是很難走出困境的,為此身邊的人和好友應該多幫助開導,結合他本人的實際慢慢的讓他接觸一些正能量,一些勵志的,對他有益的,對他感興趣的事物對他進行有效的條件反射。因為人都是隨著環(huán)境變化而改變的,在此基礎上各自也要積極的配合,不斷學習,用知識來豐富大腦,提升本能,走出害怕心理,不懂就大膽的去向別人請教,千萬不要有面子觀念,要把自己的心態(tài)變得像大海一樣廣闊,海量,這樣就可以承受狂風驟雨,在狂風驟雨后仍然是我的晴天,和風平,也是最幸福快樂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