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永城10往返15芒山鎮,距離永城北站只有四點五公里。景區面積14平方公里,分為漢梁王陵劉邦斬蛇處大漢雄風陳勝原廠夫子山芒山寺芒碭山地質公園最佳時間3月到10月河南商丘市永城市芒山鎮門票100元景區內游覽觀光車單次10往返15。
1、永城芒碭山景點怎么樣?
芒碭山擁內蒙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地下西漢王陵墓群,也是豫東平原唯一的山群。位于永城10往返15芒山鎮,距離永城北站只有四點五公里,景區面積14平方公里,分為漢梁王陵劉邦斬蛇處大漢雄風陳勝原廠夫子山芒山寺芒碭山地質公園最佳時間3月到10月河南商丘市永城市芒山鎮門票100元景區內游覽觀光車單次10往返15。
2、永城芒碭山和安徽碭山有什么歷史淵源?
碭山縣在戰國時為楚之碭邑,秦時為碭縣,得名于原縣境內的芒碭山,芒碭山是秦末農民起義首領陳勝埋骨處,又為漢高祖劉邦斬蛇起義時的根據地,有全國最大漢墓群“漢梁王墓群”,現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碭,文石也,其山出焉,故以名山”(王先謙:《漢書補注》引師古語),故碭山之名源于山中出產的“碭”之石。“碭”是一種美觀的潔白、光亮、有花紋的巖石,古人多用作硯臺和裝飾品,
現今碭山縣賴以得名的芒碭山,并不在碭山縣境內,而是位于碭山縣南的河南省永城市境內。在宋末金初時黃河改道,碭山縣圮于河水,嘗遷治于保安鎮,即今芒碭山山城集,元時碭山縣復還舊治。從金代至明代前期的古黃河就在碭山縣南部,如今碭永邊界就大致是沿當時黃河南堤劃界的,此堤又稱沈堤、申公堤,從兩縣交界處的韓道口、陳堤口、堤灣、斷堤頭、潘道口這些村名還能察覺到此堤的走向。
金時永城縣改置永州,下轄永城、下邑、碭山、酇四縣,就因那次黃河改道,河道不穩定,時常泛濫,造成了碭山縣對黃河南岸地界的管轄不便,黃河南岸的芒碭山區便為同屬永州的永城縣代管,元代至元二年,降永州為永城縣,但由于歷史慣性,芒碭山區仍為永城縣管轄。也僅僅在解放初期,芒碭山短暫回歸碭山縣三年,又于1952年再次劃回永城縣,
3、商丘在河南怎么樣呢?
從安徽碭山站,沿著隴海線鐵路繼續向西北前行,只需要65千米便來到了商丘。商丘距離徐州也只有150千米,河南商丘是隴海鐵路與京九鐵路的交匯處,連霍高速也貫徹全境,商丘市是全國性重要的交通樞紐。商丘歷史悠久,是華夏文明的腹地,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商丘是中華文明商朝最早的建都地,歷史上曾多次被洪水淹沒,屢次重建。
商朝人熱衷商品交易,商人的“商”這個字,都是從商朝這里發展出來的,商丘市地貌分為黃河沖積平原、淮河沖積平原、剝蝕殘丘三大類型區,主要為黃河沖積平原區。商丘市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商丘市屬淮河流域,歷史上淮河多次受到黃河侵擾。睢陽區是商丘市的中心城區,三皇五帝之首的燧人氏在這里發明了鉆木取火。睢陽區是商朝、周朝宋國、漢朝梁國、魏晉梁國、宋朝等歷史時期的都城,燧人、顓頊、帝嚳、姒相、商湯、微子、劉武、元顥、趙構等先后在此建都立國,
睢陽有很多名勝古跡,商丘古城、燧皇陵、帝嚳陵、閼伯臺、中國商文化博物館、微子祠、文雅臺、宋國故城、應天書院、張巡祠等其中商丘古城與隋唐大運河商丘碼頭遺址為世界文化遺產。閼伯臺應天書院有些古跡年代太久遠,不知道是什么時候重建的了,我這里要重點說說張巡祠,歷史上發生過的悲壯的史實,張巡生于唐中宗景龍二年(公元708年)唐玄宗開元末年(公元741年)以一介書生身份考中進士。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史之亂爆發,數月后,安祿山就攻陷東都洛陽稱帝,國號為“大燕”。由于大唐安定日子太久,叛軍聲勢浩大,一些州縣官員,早就嚇得手足無措,望風而降,安史之亂唐肅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此時張巡一直組織人員抵抗,怎奈兵馬太少,很難防守,撤出雍丘后,率隊沿睢陽渠向南撤退,當時他只有馬匹三百,兵三千人,退至睢陽(今河南商丘市睢陽區)與太守許遠一起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