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域面積31平方公里,最深處34米,是四川最大的湖泊。四川的天然湖泊上千,但水域面積多不大,一般都在1平方公里以下,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陽湖,面積4100平方公里,在高家堰的阻擋之下,內(nèi)圍區(qū)域的湖水水位日益增高,湖面面積越來越大,慢慢演變?yōu)楝F(xiàn)在的一個特大湖泊。
1、四川最大的湖在哪里,是哪個?
四川的天然湖泊上千,但水域面積多不大,一般都在1平方公里以下。較大者有如下幾處:瀘沽湖,又名左所海、永寧海、勒得海,位于四川鹽源縣與云南寧蒗縣之間,面積72平方公里,四川境內(nèi)面積約27平方公里,湖面海拔2700米,是高原上的一個斷陷湖;邛海,古名邛池,位于西昌市東南5公里。水域面積31平方公里,最深處34米,是四川最大的湖泊,
2、我國最大的人工湖是什么湖?
人工湖,顧名思義就是在人類干擾之下形成的湖泊,與自然而成的湖泊相對應(yīng)。從人類干擾方式看,人工湖既包括通過挖掘而成的湖泊,也包括修建水利工程、依托原有地形聚水而成的湖泊,也就是水庫,當然還包括為了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充分利用既有自然條件形成的景觀湖,我國湖泊數(shù)量眾多,大大小小共有2.48萬個,其中面積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就有將近3000個,面積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這是個咸水湖,面積達到4580平方公里。
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陽湖,面積4100平方公里,我國數(shù)量眾多的湖泊絕大多數(shù)都是自然型湖泊,那么,我國最大的人工湖是哪個呢?有不少人說是浙江的千島湖,該湖泊的確符合人工湖的條件,它位于新安江下游的杭州淳安縣。在1959年的時候,為了修建新安江水電站,人們在此處通過修建水壩的方式,將新安江進行了“截流”,最后蓄水形成千島湖,
湖泊形成后,水域內(nèi)原本存在的諸多山峰被淹沒,水面上出現(xiàn)了1000多個“島嶼”,因此而得名。千島湖的水面面積約為567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4米,最大深度108米,蓄水量達170億立方米,面積真的不小,水質(zhì)也上佳,常年質(zhì)量符合國家地表水標準的一類水體,是我國水質(zhì)最好的湖泊之一,那么,千島湖是我國最大的湖泊嗎?答案是否定的。
我們可以先和我國著名的水利工程丹江口水庫比一比,1973年,我國在湖北、河南交界的漢江中上游區(qū)域修建了丹江口大壩,由于壩閘的存在,使得在大壩的上游較大區(qū)域不斷蓄積河水,最終形成了橫跨湖北、河南兩省的兩個水庫區(qū),即漢江庫區(qū)和丹江庫區(qū),共同形成了丹江口水庫。水庫形成后,由于流域水資源補給途徑充分,入水庫內(nèi)的水量相對穩(wěn)定,每年差不多有400億立方米,常年水位在157米左右,庫區(qū)水面面積也達到近800平方公里,總蓄水量約175億立方米,
后來,丹江口大壩實施了加高加固工程,蓄水量和水面面積分別增加到290億立方米和1020平方公里,一躍而成亞洲最大的水庫。不過,這個紀錄后來又被打破了,“破紀錄者”就是舉世矚目的三峽水庫,2006年,長江干流上的三峽大壩全線建成,上游水道及周邊區(qū)域蓄水深度達到156米,淹沒區(qū)涉及湖北和重慶的21個縣市。
在正常情況下,三峽水庫的蓄水位高度可以達到175米,在這個水位時,水庫水域面積達到1084平方公里,總蓄水量達到393億立方米,所以無論是從蓄水面積還是蓄水量,三峽水庫都超過了丹江口水庫,不過,從面積來看,三峽水庫比丹江口水庫沒多出不少,如果遇到明顯的枯水期、或者三峽大壩進行大強度的開閘放水,那么,丹江口水庫的面積仍然是有可能超過三峽水庫的,可以說,兩者呈現(xiàn)出“輪流坐莊”的局面。
那么,三峽水庫或者丹江口水庫是我國最大的人工湖嗎?當然也不是,如果將人工干擾湖泊形成的條件適當放寬一些,即在人工設(shè)施影響下,將原本緊靠在一起、面積較小的湖泊群連通了起來,把這種情況下形成的大湖也算為人工湖的話,就有一個當仁不讓的候選者—洪澤湖,大家知道,洪澤湖目前從面積來看,是我國的第四大淡水湖,在正常年份水面面積約為1850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