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明清的小兒推拿名家,發現這些小兒推拿名家,往往在小兒推拿中配合中藥治療疾病,仔細研究發現,這些名家不但在小兒推拿中有高超的技藝,而且在中藥的運用上,也是響當當的中醫名家,諸如《小兒推拿秘旨》明朝,龔延賢著。小兒推拿與中醫的聯系小兒推拿是傳統中醫的組成部分。
1、現在社會上出現好多小兒推拿,小兒推拿真能治病嗎?
小兒推拿不能治病。按摩和撫摸對孩子是有一定的安撫作用,但也就是能讓孩子安靜,是不能治病的,小兒推拿并不等于按摩和撫摸,因為它比按摩和撫摸的手法更為激進,而且按摩和撫摸的效果往往要靠父母親自施行才能出現,這是一種親子關系的效果,不是隨便找個人來亂摸一通就能替代的。幼兒的皮膚和脆弱,很容易受到傷害,如果推拿的太用力,還可能出現內部傷害,
做小兒推拿的那些人通常沒有受過系統的醫學訓練,甚至手都不好好洗或者不知道怎么洗,不要說導致孩子受傷的幾率很高,而且很容易導致孩子出現皮膚感染和其他問題。孩子都是各家的寶貝,不是讓隨便一個沒多少知識的張三李四捏著玩的,這一點家長們要認真想一想,保護孩子不受傷害,是家長們不可推卸的責任,不僅要保護他們不受意外傷害,還要保護他們不受愚昧的傷害。
2、小兒推拿有害么?
古來,中醫沒有推拿按摩科,就和撥罐刮痧一樣,屬民間的一種辦法,小兒正在生長發育期,體質軟弱,骨骼嫩,如推拿手法不當,就會對小兒身體造成傷害。更重要的是;治病必須辨癥施治,小兒俗稱啞科,治療更得慎重!推拿按摩,只能是對表癥有點效果,凡體內陽虛,陰虛,氣虛,血虛,以至有濕,均不宜推拿按摩。尤其,體實,有火有熱,胸悶腹滿,大便秘結等,更不宜推拿按摩,有害無益!,
3、小兒推拿好學嗎?
對于零基礎來學習小兒推拿的學生們來說,小兒推拿要講解的知識點很多,學員們在學習的時候既受益又迷茫。這其實是一個“關于如何盡快學成小兒推拿”的問題,1.小兒推拿與中醫的聯系小兒推拿是傳統中醫的組成部分。很多學員們產生一種要學成小兒推拿,必須學好中醫,如果你有這種觀點這就麻煩了!學習中醫?學好中醫?是幾天就會?是五年本科就會?是又3年碩士,又3年博士就成功!!錯?。嵺`已經證明要系統學習中醫,學好中醫,應該是終其一生的奮斗、求索、總結,尤其是孜孜不倦的感悟與實踐。
肯定在30天之內是學不成的,但小兒推拿更是一門技術,是關于手操作的技術。客戶媽媽們找不找你給孩子做小兒推拿,不是聽你吹的天花亂墜,而是看重療效,看你出手時的那個架勢,如果你手法熟練、流暢、美觀、招招中的。自然會獲得信任,進而獲得大量的忠實客戶。從小兒推拿發展史來看,這個道理也是如此,聾子李德修、盲人張席珍、村姑任化天,包括傳說中的御醫后代劉開運和馮泉福等等,以及今天的很多中醫小兒推拿師,在他們從學時都無醫學背景,但最終卻成為小兒推拿名家!他們的共同特征就是天天推,天天感悟,天天總結,將來自臨床的一點一滴升華為理性的精靈,
當你推好了幾個咳嗽、腹瀉的患兒,就對咳嗽和腹瀉有了經驗,下次就能借鑒。當你推拿便秘失敗了,就有了教訓,下次就不用這種手法和這個穴位了,總之,一定要天天推,還要天天感悟。實踐和理論的結合是學成小兒推拿的關鍵,現在,我每天那么忙,仍然不離臨床,每天不推推孩子,手就癢。很晚了,還要讀書,寫心得,特別是對照古籍,用心靈去感知去書寫,不寫心就堵得慌,
所有這些都是為了更好的學習和發展小兒推拿。2.動機要純赤子之心過去,小兒推拿不賺錢,沒有多少人學習,也沒有人愿意從事這一事業,想當初,金義成、趙鑒秋、張素芳、張寄崗、孫德仁等致力于小兒推拿的時候,他們不是為了錢,完全是為了孩子,為了繼承這一門優秀的中華文化?,F在,小兒推拿局面大好,名利均沾,從事者就多了起來,
天天念著錢,可能最終沒有錢。不是為錢,錢才不斷!小兒推拿針對孩子,還不是你自己的孩子,這時候,視人之子為己子,視子之病為自己之病才是做好小兒推拿的前提,一個不熱愛孩子,只想賺錢的人不但做不好小兒推拿,還可能禍害這一行業,傳統中國文化稱孩子為赤子。赤子?純樸!無雜念!能掏心掏肝?。Υ嘧?,必須具備赤誠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