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歷來只有三大民系之沒有五大南下民系之他們都屬于先后從中原南下的漢族繁衍的后裔民系。一個是從中原陸路到廣東山區,一個是從中原再到福建沿海停留生活過一段時間再被迫突然大量從海路大量南遷到廣東沿海,(廣州一夜景)在漢朝統一秦將南越國后,在蒼梧即今天的廣西梧州、廣東封開一帶設立行政中心,作為嶺南政治中心,這個地帶作為中心延續300年,使得這里形成廣府文化。
1、廣東五大南下漢族民系里,雷州人,潮汕人,海陸豐人,廣府人,客家人,誰先南下廣東?
廣東歷來只有三大民系之說,沒有五大南下民系之說,他們都屬于先后從中原南下的漢族繁衍的后裔民系:這就是廣府民系、客家民系和閩南方言民系,分別講廣府話、客家話和閩南方言。潮汕人、雷州人、電白人、海陸豐人都屬于講閩南方言不同分支的人,這一民系是伴隨著中原人在蒙古人及金國南下而不得不南遷的南宋官民,經歷過南宋末年追隨南宋政權不斷退守抵抗蒙古人而大量從福建沿海一帶的海路南遷的民系。
他們的分布地域與南宋王室重要人員向南逃亡的路徑非常吻合,廣府人應是秦始皇派出的50萬大軍統一百越地區后,留在嶺南一帶的駐軍,他們與當地人融合后形成的族群,這一族群后續又繼續發展。(廣州一夜景)在漢朝統一秦將南越國后,在蒼梧即今天的廣西梧州、廣東封開一帶設立行政中心,作為嶺南政治中心,這個地帶作為中心延續300年,使得這里形成廣府文化,
(廣西梧州江景)客家人是先后多次南遷。最早南遷應該是兩晉南北朝時期以后,中原經歷五胡十六國之大亂大,從中原向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陸路不斷南遷的漢族后裔繁衍發展而成的民系,客家民系與閩南方言民系是漢族南遷的兩個路徑,始發地域和落腳地域明顯不同,一個是從中原陸路到廣東山區,一個是從中原再到福建沿海停留生活過一段時間再被迫突然大量從海路大量南遷到廣東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