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鄭州城市的擴大,經濟的增長,人口的不斷涌入,鄭州的城市病也越來越明顯,堵車、霧霾、環境惡化已經是鄭州要解決的迫切問題。鄭州進行單雙號限行的目的鄭州進行單雙號限行的目的其實很簡單,感謝邀請回答,從2018年11月21日鄭州四環內進行單雙號限行后,至今已經過去了多半個月,要說對霧霾和堵車有沒有效果,借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
1、鄭州該如何根治堵車病和霧霾?
感謝邀請,我認為只要人類還在活動,霧霾就不會消失;車輛不會急劇減少,堵車病就無法解決。這是一個共性的問題,鄭州只能盡量改善自己,但決定不了大的環境,隨著鄭州城市的擴大,經濟的增長,人口的不斷涌入,鄭州的城市病也越來越明顯,堵車、霧霾、環境惡化已經是鄭州要解決的迫切問題。但是這也是經濟發展中的必然規律,也是很多大城市所面臨的共同問題,現在鄭州也在盡力改善,比如發展公共交通(修建地鐵、高架、快速公交等),限號,查處工廠、工地等等,
要說如何看待大禹治水對于城市管理的意義,我覺得是人類在不違背自然規律的前提下,利用了自然,大禹治水是一勞永逸,可以為部落發展贏得生存空間。但是與現在的治理霧霾和堵車有很大區別,說實話,大禹治水是自然而為,而現在是人為所致,現在全球變暖也是違背了自然規律,總之,我認為,在很長很長的時間內,根本不可能根治這兩大問題,只有不斷的改善,不斷的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才能最有效的提升人們的生活宜居度、幸福感。
2、鄭州的電動車有時也會堵車,你怎么看?
早高峰,七點多到八點多吧!下午,六點多電動車大軍,在大路口都可以看到,最大的紫荊山橋下,多個路口,騎電車,騎自行車,走路,老忐忑,生怕自己眼神不好和對方眼神不好,剮蹭了北三環陳寨附近,等一個紅綠燈,匯集大量電動車,這還是陳寨拆遷,附近少了大量租客,人口都這么多,早上,東區特別是金水路沿線的寫字樓邊,停了好多電動車。
西邊,特別是各個地鐵口,早上停了好多電動車和共享單車,坐地鐵去東區上班,地鐵起點站在七點多,要是自己排隊在后面,或上車晚,就沒位子,(機智的,會站到西流湖下去等待始發車,有位)下午回來晚,地鐵口沒有一輛共享單車南邊,華南城附近地鐵口停了好多汽車和電動車,換乘地鐵上班,有時在車廂里有人說,一年光地鐵費用都得$,地鐵票要是便宜點,或月票該多好,現在也不售賣車次卡了鄭州每天都是東西,南北,大遷移,真心建議右轉車道與電動車直行等待區改進改進,太危險了,有的騎電動車者不自覺,影響汽車右轉或左轉,很危險,交通堵塞都遵守交通規則,堵塞會緩和好多,紅綠燈設置時間不夠合理(有的路口)對照路口,紅綠燈設置時間不一,老危險了還望看監控的也多發現不對勁的,及時調整,
3、鄭州的限行對霧霾和堵車有效果嗎?
感謝邀請回答,從2018年11月21日鄭州四環內進行單雙號限行后,至今已經過去了多半個月,要說對霧霾和堵車有沒有效果,借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鄭州進行單雙號限行的目的鄭州進行單雙號限行的目的其實很簡單:第一、改善環境質量,距離2018年結束已經很快了,但是距離鄭州2018年200天優良天數的目標還是有不少差距,截止2018年11月21日鄭州還差50天左右的目標,完成環境指標已經不可能了。
所以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退出全國后20名,可以說是在環境問題的遮羞而已,可以說限行的目的是為了最后的臉面。第二、順帶解決堵車等交通問題,其實從2018年開始鄭州的限行從來就沒有結束過,過去是一天限兩個號,只不過從11月21日開始是限一半車輛而已。不得不說限行后對于交通擁堵問題確實有直接的療效,算是有效果吧,
如果說環境問題是一種病,那么限行就是治標不治本雖然有數據顯示,汽車限行后對于霧霾和環境的改善有所作用,但是根據我的查閱,霧霾產生的根本原因卻不是汽車尾氣,其主要成型的根本在于工業廢氣等,汽車尾氣只是加重了霧霾的嚴重程度。幾點愚見:第一、在經濟發展和工業轉型的時期,工業生產無法停止的情況下,那么汽車限行就成為為數不多的治理環境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