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6年,曹操迎接漢獻帝到達許昌,當時許昌被稱為許縣曹操死后,曹丕繼承丞相的職位。曹操發源于許昌,四處征戰,當時的許昌屬于潁川郡、豫州,當時的長社縣、穎陰縣、許昌縣、鄢陵縣都屬于潁川郡,云龍湖以前到底出過多少大魚呢,首先對比地圖難發現,三國時期的許昌屬于豫州。
1、三國許昌在哪里?
許溯華夏千古都,昌臨故土城。三國時期的許昌位于今河南省許昌市,又被稱為蓮城,管轄兩個市轄區,兩個縣級級市并且有兩個縣,總面積達到4996平方公里。三國時期曹操在此厲兵秣馬,成為一方諸侯,逐鹿中原,通過截獲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征呂布、滅袁術,戰袁紹,逐步統一了北方,建立曹魏政權。三國時期的許昌屬于當時的哪個州,筆者認為,當屬于豫州,
首先對比地圖難發現,三國時期的許昌屬于豫州。曹操發源于許昌,四處征戰,當時的許昌屬于潁川郡、豫州,當時的長社縣、穎陰縣、許昌縣、鄢陵縣都屬于潁川郡,三國時期許昌位于現在許昌市東南十五公里左右,位于河南省的中部地區。公元196年,曹操迎接漢獻帝到達許昌,當時許昌被稱為許縣曹操死后,曹丕繼承丞相的職位,220年,曹丕逼迫漢獻帝受禪讓稱帝,就是在許縣,因為曹魏的根基昌于許縣,于是曹丕把許縣改名為許昌,而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其次許昌市當時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董卓禍亂朝綱,遷都長安,洛陽也化為一片廢墟,而曹操把漢獻帝迎接但許昌,擴建了皇宮府邸,人口也是當時最多的城市。武昌土地肥沃,物產富饒,當時的農業發展最快,曹操有在此處大量屯田,發展經濟,許昌成為當時曹魏的政治經濟中心,也成為曹操重要的糧草基地,物資供應站,最后許昌人杰地靈,人才輩出。
2、徐州云龍湖大魚頻出,那么大魚究竟能吃嗎,好吃嗎?
為什么云龍湖會經常釣上來大魚?云龍湖水產養殖場每年的5-10月都會對市民和游客開放垂釣服務,云龍湖的水都是經過凈化處理的,而且云龍湖西湖以靜為主,湖面大、生態環境好、綠化植物也很豐富,比較適合魚類生長。每年的6-8月,垂釣者都能釣上十幾條100斤以上的大魚,每年這個時候經常會有來自南京、上海、山東、安徽等地的外地游人開車來這里垂釣。
那么云龍湖以前到底出過多少大魚呢?【2014年10月份,江蘇徐州3名釣魚愛好者從當地的云龍湖里釣起了一條大魚.魚兒身長165厘米、胸圍104厘米、重量達百余斤,3位釣客蹲守7天多才把它釣上來.大魚可能是湖中的極品和稀缺資源,三人商量后決定將其放生.網友:這是“魚王”啊,切不可吃!】這是當時轟動釣魚屆的重磅新聞,歷數一下這些年云龍湖釣出的大魚記錄,不由得感嘆云龍湖的神秘那些年,云龍湖釣到的大魚,最大紀錄是長170厘米、重165斤!!云龍湖釣大魚記錄●2006年9月15日:我市釣魚高手趙文寶釣起一條長155厘米、重130斤的大青魚.●2007年6月28日:市民沈先生釣上一條長162厘米、重132斤的大青魚.●2008年8月28日:在云龍湖西湖北岸,胡先生釣上一條長163厘米、重近150斤的大青魚.●2008年9月4日:胡先生釣上長160厘米、重145斤的大青魚,這是他在5天內釣上來的第3條百斤以上大魚.●2009年6月23日:胡先生在云龍湖西湖釣上一條長155厘米、重120斤的大青魚.●2009年7月23日,沈先生釣上長168厘米、重140斤的大青魚,魚鱗有5枚1元硬幣大.●2009年7月29日:馮先生、姜先生在云龍湖西湖北岸釣上一條大青魚.經測量,長160厘米,重160斤.●2009年7月30日:又是馮先生、姜先生,他在原地繼續釣上長161厘米、重150斤的大青魚.●2009年11月8日,云龍湖“新魚王”上鉤,王先生釣上的這條“大青魚”體長170厘米,腰粗110厘米,重165斤,嘴比海碗大,鱗比雞蛋大.大青魚可以進行烹煮有一種魚,個兒長得特別大,以至于做菜通常只能取一部分來做,這魚肉質還非常鮮美肥膩,是不少名菜的主角,它就是“青魚”;青魚在四大家魚中排名首位,論個頭是當之無愧,湖泊水庫中的青魚普遍十幾斤重,長江中的則輪軸則幾十斤,目前發現最大的一條青魚有1.8米體重220多斤,直接碾壓人類壯漢,因為實在太大,所以一般只選一部分青魚做菜,比如上海的青魚禿肺,江西瑞昌的酒糟魚等;而在普通人的廚房里,青魚常被切成塊,做成紅燒魚段或酒糟魚等,一個冬天慢慢吃,雖然青魚長得很大但看起來卻非常苗條,這都得益于它那圓筒形的身材,與四大家魚的草魚特別像,只是草魚的鱗片更閃爍,而青魚鱗片則凌亂有些發黑,因此有個“烏青”的名號歡迎討論,不喜勿噴,來了就點個贊再走唄!歡迎轉發分享以及評論區打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