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最好的小區我感覺在于跟合肥交界處,在空港新城那邊。空港新城是合肥跟淮南交界處,在新橋機場附近,可以說位置占據優勢,學區,合肥在空港引進壽縣一中,目前是淮南最好的學校,還有合肥50中,168中學等名校,還有三甲空港醫院,馬上就要動工,壽,這個地區,曾是楚國最后的都城,最后一位楚王負芻,在這里殞命;漢初也是淮南國的都城,《淮南子》就是在這里誕生的。
1、淮南有多少個縣?
淮南市是安徽省的地級市,下轄兩個縣,一個是壽縣,一個是鳳臺縣。這兩個縣位于淮河中游,屬淮南市的西北地區,縣城相距約15公里,隔淮相望。先說壽縣,壽縣的“壽”,源于一句話:“為春申君壽。”春申君是戰國時期有名的“四公子”之一,在他六十大壽的時候,楚考烈王把包括下蔡在內“淮北十二縣之地”,作為封地,封給了春申君。
從此,“壽”字作為這里的地名,沿用至今,壽,這個地區,曾是楚國最后的都城,最后一位楚王負芻,在這里殞命;漢初也是淮南國的都城,《淮南子》就是在這里誕生的。在其他的不同歷史時期,這里或是縣治,或是州治,或是府治、郡治所在地,不論名為“壽春”還是“壽陽”“壽州”,地名基本上都含有一個“壽”字,2015年12月,壽縣從安徽省六安市劃歸淮南市管轄,有21個鎮,4個鄉,1個經濟開發區,總人口137萬,但是全年的GDP只有135億元人民幣,人均產值尚不足1萬元人民幣,屬國家級貧困縣。
近年來,全縣展開了轟轟烈烈的脫貧攻堅戰役,脫貧步伐加快,據最新信息,壽縣有望于2019年底至2020年上半年徹底摘掉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實在是可喜可賀,現在來說說鳳臺縣。鳳臺縣古為州來國的都邑,春秋時期成為蔡國最后的都城,秦代置縣,名為“下蔡”,鳳臺與壽縣,一在淮河之北岸,一在淮河之南岸,從漢代開始,有的時期鳳臺隸屬于壽縣管轄,有的時期壽縣隸屬于鳳臺管轄;有的時期兩相對立,隨時都可能發生戰爭;有的時期兩心相望,相濡以沫,攜手發展,因此自古以來便有“壽鳳一家”之說。
“鳳臺”作為一縣之名,是在清雍正十年(1732年),才正式出現的,這一年,鳳臺從壽縣劃分了出來。如今的鳳臺縣(毛集實驗區除外)有12個鎮,4個鄉,1個經濟開發區,人口約68萬,2018年GDP總量為272億元人民幣,人均4萬元人民幣,在安徽省也是數得著的,鳳臺縣之所以比壽縣富庶,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它的地下蘊藏了200多億噸的煤炭,可開采量在100億噸以上。
鳳臺縣是全國最大的采煤基地,2018年的煤炭產量是3200萬噸,近年來,鳳臺縣堅持煤炭就地轉化,產量在持續壓減,走上了采煤 火力發電的經濟增長方式。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壽縣和鳳臺這兩個縣,構建了淮南市廣闊的發展縱深,鳳臺縣的煤電產能優勢,在淮南市舉足輕重;壽縣的縣城,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與連綿的八公山脈,共同構建了淮南市的核心旅游文化資源。
2、淮南最好的小區在哪?
淮南最好的小區我感覺在于跟合肥交界處,在空港新城那邊,為什么這么說呢?第一,空港新城是合肥跟淮南交界處,在新橋機場附近,可以說位置占據優勢。第二,資源,淮南市的財力物力這些肯定不如省會合肥,合肥在空港引進第三座大學城,目前有五家大學簽約,后期還會陸續簽約,目前安醫專已經建好,今年學生全部搬過去,第三,學區,合肥在空港引進壽縣一中,目前是淮南最好的學校,還有合肥50中,168中學等名校,還有三甲空港醫院,馬上就要動工。
第四,交通,合肥新橋大道高速已經免費放行,直通蜀山區,空港到蜀山二十分鐘就夠了,新橋機場的s1號地鐵線今年動工,延長到蜀壽產業園,第五,產業,蜀壽。產業園已經成型,幾十家企業工廠已經在那邊生產,有企業,就有人口,就能帶動經濟,第六,各大500強開發商過去拿地蓋房子,恒大,京冠,文一,等大品牌房地產公司過去拿地,有了房子就有人買就有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