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開封府就有了開封府知府。由于開封府在明清都不是國都,所以就只能是開封府知府了,要規范一下說法,宋朝有開封府尹,但不存在開封府知府,只有“權知開封府事”,這二者有很大區別,他甚至不能正式做“知開封府事”,因為開封府太重要了,所以只能加一個“權”字,表示暫代,臨時委派(其他府可以有正式的知某某府事)。
1、新劇《開封府傳奇》怎么樣?
電視劇《開封府傳奇》在敘事上用了雙線索,一調線索是講述包拯身世,另一條線索則是穿插了“貍貓換太子”案件的始末。民間對于包青天審過的案子中“貍貓換太子”“鍘美案”都是膾炙人口的故事與段子,很多傳統的戲曲和電視劇對于這兩個案件的始末可謂深入人心,甚至有了一定的思維定勢,認為故事就是老版本里的那個樣子,就是劉妃設計陷害李妃,用貍貓換了李妃的真太子,而新劇卻完全打破傳統故事的桎梏,重新演繹了另一個版本的“貍貓換太子”案。
對于很多熟知這個故事的人而言,絕對是一種對舊有認知的沖擊,讓人腦洞大開,原來老版本的故事還可以編,特別是“八王謀逆案”,更是讓小編大跌眼鏡,那是八賢王啊,無論是以往劇集,還是戲曲演繹,那都是一個大忠臣啊,但在劇中卻也成了一個覬覦皇位的心機王爺。編劇完全不按套路出牌,不但顛覆觀眾認知,還顛覆了以前人們對劇中人物的形象評價、立場的認知,在佩服編劇的勇氣與才氣之余,小編也不得不承認,故事之所以這么講,也遵循了該劇自身的故事發展邏輯的,
2、河南開封府有怎樣的歷史文化?
開封是北宋的都城,歷史文化基本上都是北宋的。開封最早的建城史由春秋時代開始,鄭國在這里建了一座城,叫做啟封,“啟封”就是“開封”,是漢朝避漢景帝劉啟才改的。公元前364年,開封成為魏國的首都,改名叫做“大梁”,從此,“梁”和開封結下不解之緣。南北朝到唐朝,開封是汴州,開封的輝煌從滅唐的后梁開始的。后梁的開國皇帝叫朱溫(這名字好像不太雅),他參加過黃巢起義,后來投降唐朝,做了汴州節度使,
公元907年,朱溫推翻了唐朝,建立后梁,并把都城遷回他的老巢汴州,改名為東京開封府。(洛陽被改為西京,)朱溫開啟了開封的城建。這里是黃河洪水經常光顧的地方,而且一馬平川無險可守,所以一上來城建的規模就比較大。后來的后唐沒有在此建都,而后晉后漢后周都選擇了建都在這里,北宋繼承了這座五代時期的都城,仍然叫東京開封府。
所以說“東京汴梁”是不存在的,北宋留給開封的文化遺跡主要就是北宋皇宮遺址,今天叫龍庭公園。還有鐵塔公園,有天下第一塔之稱,其它新建的比如天波楊府,開封府包公湖,清明上河園,大相國寺。還有離開封不遠的朱仙鎮,金滅北宋,把開封改名“汴京”,金朝末年曾遷都至此。元朝至明朝初年,這里被叫做“汴梁”,自從元朝在開封建立河南行中書省,一直到民國,開封都是河南省的省會。
3、開封府尹和開封府知府是什么關系?
那位說二者一樣的可是大錯特錯了,雖然都是開封府的長官,但是級別完全不一樣。要規范一下說法,宋朝有開封府尹,但不存在開封府知府,只有“權知開封府事”,這二者有很大區別,明清有開封知府,沒有開封府尹,府尹級別要高于知府。這個要一步步解釋了,一、宋代府尹只有五個地方有,并且不常設,只有親王、太子擔任長官時,才稱府尹。
(宋太宗趙光義即位前曾為開封府尹,后此職務只能由親王、太子擔任,不常設)尹,最早屬于郡一級但級別高于郡的地方行政區劃,也用來稱呼該地高級地方官,只有國都所在的地方才能稱尹,別的地方都沒資格。比如漢代,長安所在地京兆地區稱京兆尹,長官也叫京兆尹,后來東漢定都洛陽,洛陽所在河南郡改稱河南尹,長官也稱河南尹,
其他郡長官只能稱太守。晉朝東渡,就把新國都建康所在的丹陽郡長官丹陽太守改稱丹陽尹,所以到了宋代,也是延續這個稱呼,國都為開封府,稱東京,另外還有四個陪都,西京河南府(今洛陽)、南京應天府(今商丘)、北京大名府(今河北邯鄲大名縣一帶),這四個府的長官稱府尹,其他府沒有這個職務,并且府尹不常設。到了南宋,國都成了臨安府,就又有了臨安府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