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績效獎有的地方叫文明獎等,現在基本統一為年終考核績效獎。具體到公積金和年終績效,前者大概在五六萬之間,加上相當的年終績效,基本可以確保科級以上超30萬,公務員和教師都沒有績效獎,公務員平時發放的叫生活補貼,五年工齡的公務員,其工資、公積金、年終績效獎全國平均到底是什么水平。
1、教師年終績效獎與同地區公務員相比較,相差大嗎?
不是差距大,是相差太大。先要從名稱上區別,公務員和教師都沒有績效獎,公務員平時發放的叫生活補貼。教師領取的叫績效工資,績效工資只針對事業單位,相當于公務員的等額生活補貼,是公務員享受差不多5年后才落實的,而且發放時預留了30%用于年終考核,考核后發給你也不叫績效獎而叫“獎勵性績效工資”。公務員年初制訂各項工作目標,年底享受經濟社會發展的紅利,發放各種名目繁多的目標獎勵,
政策規定“要統籌考慮全額事業單位的教師”,這樣確保教師工資收入不低于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但許多人裝糊涂,說工資收入就是“工資”不是“收入”,教師也常常弄不清這些概念,所以常常糾結于“獎勵性績效工資”校長和中層比自己多得幾百塊,“高級職稱的少干事多領績效獎”。在省級督導評估中,我縣用公務員領取的工資(含生活補貼)年終各獎比對教師的工資績效工資及收取的課后延時服務費平均值七七八八,感覺確實還有差距,
2、江蘇公務員一年收入多少錢?
江蘇公務員在全國內絕對算是高的,但是江蘇公務員的收入差距也是很大的,甚至能差接近20萬,下面具體說說:蘇南地區,以蘇州南京為代表一般年收入能達到30萬元,這里是包含公積金和各種獎金的,其中公積金每月能達到5000,基礎工資7000左右,但是每年的績效獎金十分高,可以達到15萬左右,再加上各種補貼,三十萬一般沒有問題。
蘇中地區,以揚州南通為代表一般年收入20余萬,基礎工資也是六七千,公積金四五千左右,各地略有出入,和蘇南地區相比差的主要就是績效和其它獎金,績效一般能有十萬左右,蘇北地區,以宿遷徐州為代表這里公務員的收入就并不高了,和其它省市差不多了,一般年收入也就十幾萬,績效獎金可能也就五萬甚至更少,不過十幾萬和一般省市比起來也算可以了。
3、蘇錫常公務員工資、公積金、獎金分別有多少?你認為高嗎?
江蘇省公務員工資待遇一直在全國排名前列,不說第一、第二,至少也是三甲的水平,而蘇州、無錫和常州都在蘇南富裕地區,收入自不用說,簡單歸結一個字就是:高!具體有多高,在網上有很多版本都作了解釋。結合小公本人了解的情況,大概是在這個水平:一、蘇州公務員收入與南京地區相當,屬于江蘇第一集團軍,不分地區、級別平均下來普遍在20萬 ,算上公積金等收入,多半在25萬以上,超過30萬的比比皆是。
其中,以鄉鎮為最,打卡收入普遍在22萬以上,城區次之,最差的是市直,保底20萬 ,具體到公積金和年終績效,前者大概在五六萬之間,加上相當的年終績效,基本可以確保科級以上超30萬。二、無錫無錫比蘇州和南京略差,嚴格意義上來說算是江蘇的第二集團軍,平均到手一般在15-18萬之間,加上四五萬的公積金以及年終績效,全年全包一般在22-23萬以上,少部分經濟條件較好的城區可能超過25萬 。
三、常州常州和無錫一樣都屬于第二梯隊,市區公務員到手大概在13萬 ,家上公積金、房補等全年綜合收入20萬上下,四、其他地區蘇南地區,以南京為最,與省直相當,入職三年的小科員年綜合收入平均有25萬 。其他南通、揚州、泰州、鎮江等地,年綜合收入在18-25萬之間,包括公積金和房補,蘇北地區,包括徐州、連云港、宿遷、淮安、鹽城等,待遇基本差不多,每月打卡收入在六七千之間,算上公積金、房補、年終績效等綜合收入在13-17萬之間。
4、公務員工資,公積金,年終獎全國平均到底是多少,以5年工齡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