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中國的報章上所宣傳的氫能源,武漢這有一項,河南南陽有一家,而且呢吉林省白城市建立了氫能源產業基地。氫能源汽車,早就有了,只是氫氣的儲存和安全問題,難以推廣,氫能源汽車續航能力一定會達到一萬公里甚至是十萬公里,這在未來的發展當中的這個不是概念,一定是可行的。
1、怎樣看待南陽氫能源汽車下線?
氫能源汽車,早就有了,只是氫氣的儲存和安全問題,難以推廣。但南陽的車,號稱加水就能行駛,自帶用水制氫設備,用摧化劑制氫,零成本,這就是天方夜談了,將水分子的氫氧原子分離需要能源(電能),摧化劑沒有能量,不可能制氫,燃料電池可以提供動力,消牦氫和氧,放出電量生成水。這是電解水的逆過程,它提供電能,是制氫所牦能量,
2、你對南陽氫能源汽車(公交車120萬/輛)有什么看法?
感謝題主邀請!這個問題,值得探究。【假言判斷】如果說技術真的達到成熟了,沒有后顧之憂了,不是不可以的,完全可以,就是不知道現在處在什么階段,光一輛氫能源公交車的價值120萬元,那么實際運營后的使用成本到底是多少?不得不胡亂想以下幾個問題:1、水電解出的氫和氧怎么儲存?是低壓儲存還是常溫儲存?2、儲存的氫和氧再反應產生電能到底轉換率是多少?3、車輛發生碰撞是否極易跑漏“氫和氧”,那可是受到致命的安全威脅,碰燃燒極其危險。
4、如果只氫氣燃燒,不需要氧氣,那么氫氣是在何種環境中燃燒?好操作吧?5、以后維護保養的配套配件及催化劑是否昂貴?結論:有些理論上可以的,往往現實中操作起來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前段時間看過參考消息一則新聞,我國的“QT”氫能源技術研究才具有突破性進展,而是選擇了氫氧固體電池,也沒選擇水電解技術,足以說明該技術存在不成熟或者存在很多弊端,否則為何不采用呢?聲明:原創首發僅代表個人狹隘的認識觀點,勿噴,僅與大家討論,敬請師傅們斧正!謝謝!。
3、比亞迪會在南陽建設工廠嗎?
是不是昨天宣布在襄陽簽約比亞迪新能源整車工廠暨一系列配件廠,占地5000畝,一期就投資超過100億,又刺激了鄰居們脆弱的小心臟,,襄陽比亞迪產業園將作為比亞迪旗下重要的新能源整車產業鏈項目,將建設新能源汽車整車工廠、汽車零部件工廠、動力電池工廠、動力電池零部件工廠、零碳園區等五大項目,項目將分3期建設,一期總投資100億元,預計三期總投資將超過180億元。
上頭是簽約現場,看看湖北省里領導來的場面,比亞迪老板,湖北籍大股東,這是南陽不具備的,襄陽是湖北省域副中心,領導是省委常委,是汽車工業帶上的珍珠,南陽這點肯定比不了,你說比亞迪要真的來南陽建整車工廠,你們一點點配套基礎都沒有,物流、工人、怎么搞,你們還是趕快把河南副中心這個名頭先爭取下來,,否則即時有,鄭州也會攔截去,
4、發展氫能源汽車靠譜嗎?為什么?
個人感覺現在還不靠譜,現在中國乘用車保有量3億一年需氫氣6666億立方米,6000萬噸,中國一年工業副氫商業剩余量38萬噸,制氫產能240萬噸,根本不夠用,現在加氣站還未普及,就像電動車開始一樣找不到加氣站,而且中國電動車已經發展到一定是規模,要想讓大家接受氫能源汽車需要時間,電動汽車的價格已經很便宜了,10萬人民幣就可以買到,而豐田氫能源汽車要大約40萬人民幣,現在氫能源汽車產量也不高每年大概大幾千輛。
5、宣稱續航1000公里的格羅夫氫能源汽車,真的能做到嗎?
續航能力1000公里,這個我們相信氫能源最終要解決的是續航能力一萬公里,1000公里絕對不是什么目的?關鍵是這個1000公里的價格是多少?新能源最主要的是價格優勢,價格上占有優勢,再加安全性能上再占有絕對的優勢,那么這個概念就不射概念,那就是絕對的創新,絕對的有價值,氫能源汽車續航能力一定會達到一萬公里甚至是十萬公里,這在未來的發展當中的這個不是概念,一定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