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廣東人,但是我在遼寧出生,在湖南和廣東交界的連州長大,我的普通話很標準,我現說說土生土長的廣東人,包括潮汕人,客家人,連州人,說普通話的表現,先說潮汕人,我有個叔叔娶了個嬸嬸是揭陽,我去找叔叔,他不在家,我問嬸嬸,叔叔去哪了,嬸嬸假了,就寄單車出去了(吃了飯,就騎自行車出去了)再說廣州人,我有老師是廣州番禺人,放學的時,他對我剛滿吃點飯到我加里去,結果我吃了飯就去,他說你為什么這么早,(他的意思是今晚7點半到我家里去,)~我老婆是純客家人,她有天問我,房間去哪了去,我莫名其妙,半天才明白,我兒子叫黃健,(黃健去哪玩去了)最后說連州人,我去回學家找同學,他不在,他媽小兵豆腐去了,(小兵去玩了)我在定居珠海,珠海人說話也是,喊加參(全家死)。
1、廣東人說普通話時的口音,具體表現是什么?
我也是廣東人,但是我在遼寧出生,在湖南和廣東交界的連州長大,我的普通話很標準,我現說說土生土長的廣東人,包括潮汕人,客家人,連州人,說普通話的表現,先說潮汕人,我有個叔叔娶了個嬸嬸是揭陽,我去找叔叔,他不在家,我問嬸嬸,叔叔去哪了,嬸嬸說,假了,就寄單車出去了(吃了飯,就騎自行車出去了)再說廣州人,我有老師是廣州番禺人,放學的時,他對我說,剛滿吃點飯到我加里去,結果我吃了飯就去,他說你為什么這么早,(他的意思是說,今晚7點半到我家里去,)~我老婆是純客家人,她有天問我,房間去哪了去,我莫名其妙,半天才明白,我兒子叫黃健,(黃健去哪玩去了)最后說連州人,我去回學家找同學,他不在,他媽說,小兵豆腐去了,(小兵去玩了)我在定居珠海,珠海人說話也是,喊加參(全家死)。
2、廣東人說普通話有哪些字或詞語說不好?
告訴提問者吧!您這道題是沒法子回答的!因為人不是一成不變的,他只要想學好普通話,就沒有什么字詞能難住他。想當年,我們初中就開始學俄語發“顫音P”(比英語的R還難兩倍),這都能學過來了。何況同在國內,天天聽,天天汫的全民族的共同語言,筆者解放前是學過國音字母的,就是最早的《新華字典》標音上有載的“波,潑,摩,Fo”。
其實筆者就沒有真正學過一天《漢語拼音方案》,對拼音方案字母的發音是從查新華字典中的《國音字母》反推的。我們的普通話,是在不知不覺中被薰陶出來的,初中時,我們的校長是從北京調過來的。因為是解放后,早就不興舊的那套《國音字母》,他就專門業余教過我們《北拉》(與漢語拼音方案相仿,全稱是,北方話拉丁化新文字),
到高中,用普通話講課的老師就更多了。到了上大學,當時廣州郊區石牌五山鎮高校區就是一個“語言島”。所以實際上,我們日常交流用的就是“五山普通話”,就是有點廣味的普通話。其實,每個人心中自己都有一桿秤,我們對普通話早就樹立了,廣播以中央臺為準,電影以“長影”為準。在沈陽工作時,對當地的少量詞語,我們是不會去刻意模仿的,
基本上,很少將【干啥?】說成是【干嗄?】的。至于學普通話的要領是,千萬不要單個字去學,而是要整組詞語去學!那你就不會將“吃飯”說成是“癡飯”了。所以關鍵在于將三組破擦音區分清楚即可,告訴您一個事實。我在沈陽工作了十四年,調回廣州工作后,花了一個星期才真正熟悉回廣州話的語境,究其原因,是您腦子里是用普通話,還是用廣州話思考的。
3、為什么相當大一部分廣東人對外地人說粵語(白話)那么排斥?
又來一個黑廣東,誤導別人的,沒見過一個廣東人會排斥外省人學粵語的,反而都是很歡迎別人融入我們文化的人,都很積極幫忙糾正發音的,當然有時候發音有趣笑一笑也很正常,絕不可能有恥笑的意思,誰會學非自己母語外的語言一聽就能說的準的?這有什么可恥笑的?外國人學的更蹩腳了。我就不信除廣東人外,其他人聽到自己方言有趣發音時不會笑一笑,
4、廣東人都會說粵語嗎?我覺得不一定,你們認為呢?
粵語(Cantonese),又稱廣東話、廣府話、唐話,俗稱“白話”,是漢藏語系漢語族中的一種聲調語言。廣東地區以粵語為母語的人數7000萬,廣東地區會說粵語的人數高達9000萬,可以說廣東地區說粵語為主流,粵語是漢族廣府民系的母語、廣府文化的重要載體和廣府民系基本標志性的文化識別之一,其是漢族優秀種群廣府人用作交流的高等優秀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