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下崗、買斷的職工,或辭職的公職人員,單位將檔案交由自己保管;有些人出了好奇拆開檔案,更改出生年月、更改參加工的日期;檔案的加封,都有專門的印封與暗記、一旦破拆開過,你的檔案就失去了價質與信譽、損失重大;單位、將檔案交給本人后,當事者應盡快交由當地人事、社保、檔案部門、勞動部門保管,也可交由新單位保管;復員、退伍軍人,應交由當地武裝部門、或民政部門保管;檔案被自己拆封的危害、怎樣處理。
1、退休后的個人檔案要交到哪里?
謝謝邀請,個人檔案就是記載一個人的工作履歷,檔案內有著許多個人走上工作崗位的重要信息。1、家庭履歷,主要親人信息;2、參加工作時間,以及工種和主要崗位;3、各類先進與表彰證明,如在部隊嘉獎、一二三等、戰斗英雄、抗洪搶險、維護社會穩定等。我單位從去年開始,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完成了退休職工個人檔案移交給地方街道與鄉鎮保存與管理,改變了過去由企業保存與保管的方式,
現在凡是達到退休年齡的職工,在辦理退休手續后,一并將職工個人檔案移交到戶口所在地的街道與鄉鎮政府管理檔案的相關部門保管和保存。是黨員的職工,組織關系轉到社區黨委,由社區委統一管理、統一參加組織生活,豐富了退休黨員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了解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同時,也融入了社會,積極爭當街道和社區志愿者,為地方發展發揮了余熱。
2、下崗職工檔案拆了辦不了退休怎么辦?
不少下崗、買斷的職工,或辭職的公職人員,單位將檔案交由自己保管;有些人出了好奇拆開檔案,更改出生年月、更改參加工的日期;檔案的加封,都有專門的印封與暗記、一旦破拆開過,你的檔案就失去了價質與信譽、損失重大;單位、將檔案交給本人后,當事者應盡快交由當地人事、社保、檔案部門、勞動部門保管,也可交由新單位保管;復員、退伍軍人,應交由當地武裝部門、或民政部門保管;檔案被自己拆封的危害、怎樣處理?:一:到法定的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時,只承認本人實際交納養老保險的年限、為養老金實際計算的工齡,你的“視同交費”的工齡、將不予承認;二:你的法定退休年齡,將以身份證上的出生日期為準;如果你有醫院原始的“出生證”、可做為退休年齡的有效憑證;三:屬于特殊工種的人員,可憑本人的特殊工種證書、原單位的證明,到勞動、人事部門查詢并補辦證明和證書;四:到退休年齡,養老保險實際交費、不滿15年的,可延遲退休、按年份繼續交費;少數地區,可以一次性補交、但要交納“滯納金”;五:可與社保部門恊商,將職工的養老保險、轉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然后再辦理退休手續;六:具體如何處理,還得找社保部門協商、根據實際情況來處置;,
3、下崗工人辦理退休時,不知道個人檔案在哪里怎么辦?
辦理退休需要職工檔案,如果沒有職工檔案,很有可能個人權益就要受到影響。找檔案對于下崗職工來說,可能是一件相對麻煩的事情,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所有的檔案都是有專門的人事部門進行管理,不會進入個人手中,每年會嚴格的采集個人信息。但是隨著我國推動國有企業改革,國企職工不再是鐵飯碗,越來越多的職工適應了市場的流動性,
但是職工檔案怎么辦?首先,檔案應當從源頭查取。應當找到原國有單位,詢問檔案的去向,一般來說,檔案交接都是有相應的交接記錄,如果沒有移交的話,就是應該由原單位保管。當然原單位保管的只是老檔案材料,后期的就業檔案資料需要找后續就業單位管理了,實際上,隨著我國電腦信息技術的日益發達,很多就業信息記錄都有國家來記載,只要有社保繳費記錄的,就無需查驗檔案材料了。
當然各地的政策推進程度不一樣,有的地區還是需要的,特別是2022年,國家啟動了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相信未來越來越多的情況都會以社保繳費記錄為準了。比如說靈活就業人員現在參保都不形成職工檔案,也就無所謂以職工案為準了,有一些破產單位,會把相應的職工檔案移交相應的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即失業檔案管理部門,個人在找不到的時候也可以去這里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