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你提到的感覺在深圳有點虛無,想回家發展,怎么調整的問題,我來簡單做一個回到,希望對你有所啟發。怎么調整?你需要靜下來,認認真真思考一下,在深圳到底遇到了什么問題,我是深圳小微,2020年是在深圳工作生活的第十四個年頭,來了,就深圳人我把青春給了你,深圳,想說愛你不容易。
1、感覺在深圳有點虛無,想回家發展,怎么調整?
我是深圳小微,2020年是在深圳工作生活的第十四個年頭。從無到有,從迷茫到清晰,從虛到實可以說都經歷過了,對于你提到的感覺在深圳有點虛無,想回家發展,怎么調整的問題,我來簡單做一個回到,希望對你有所啟發。深圳作為國內四個一些城市之一,最近幾年房價高企,生活壓力越來越大,隨著年紀的增長,結婚,生子,老人贍養等問題接踵而至,讓人喘不過氣。
如果再遭遇工作事業不順,這種壓迫感會更強,有點逃離的沖動,說實話,我確沒有,因為無路可逃。老家對我來說只是一個符號,沒有太多工作生活的意義,逃離深圳對我來說是個假命題,對我來說,只有華山一條路,留在深圳,努力拼搏。找準自己的位置,全力追趕深圳前進的腳步,盡量不要被拋太遠,每天努力去工作,努力去賺錢,努力去生活。
讓生活盡量充實,用“實”去填補“虛”,有空就去馬巒山看看梅花,在郊野去徒步,在沒有人的地方,大吼幾聲。感覺還不錯,上面提到的無路可逃,因為老家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估計50年后都不會有什么發展。小時候還有幾百人,現在就算過年都不會超過100人,由于沒有人,基礎設施完全沒有,草比人還高。所以,真正的回老家是一個不可能的選項,
再有就是老家所在省會,可能很多所謂的回老家的定義是這個。比如很多湖南人所謂回老家其實就是回長沙,這個對我也不現實,老家省會限購,房價不比深圳便宜多少。從來沒有在哪里帶過,說起來也是外地人。讀書一樣沒有好學校,加之老婆是廣西的,回去幾乎可能性是零,同意的,你也需要考慮,回老家對你意味著什么。是不是就一定比深圳更好,
怎么調整?你需要靜下來,認認真真思考一下,在深圳到底遇到了什么問題。虛無的原因是什么,有無改善的可能,和信得過的朋友聊聊天,把心里話和真正的困難說出來。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也許朋友的一點點播,你就撥開云霧了,網上有一種情緒,就是放大壓力,其實現在真正算得上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的又有幾個那么好混的呢?哪里又是沒有壓力的樂土呢?不是說頭條三農幾個創作者就可以改變農村生存生態的,回到農村壓力也不會小。
2、家在佛山、工作在深圳,選擇離開深圳回家工作明智嗎?
這個問題我糾結了很久,最終還是把家定在深圳,之前在佛山成家,房子買在南海,媳婦也再佛山上班,而我再深圳工作,每周來回。有娃后,現實問題隨之而來,最重要的是孩子教育,父親長期不在身邊對小孩的影響不可忽視,最終還是下定決心全家搬到深圳。壓力自然大了很多,放棄舒適的生活重現開始不知是否正確,選擇充滿了不確定,如果選擇了就堅持下去吧,畢竟對與不對也是相對的。
3、坐標深圳老家廣西,想回家發展,又舍不得這座城市的繁華,找不到歸屬感,何去何從?
深圳的普遍收入相對于其他地方,平均收入明顯比廣東很多三四線城市高出很多,更不用說會比廣西很多地方強很多,深圳平均工資幾乎比廣西平均工資高一倍按來自社保相關部門的通報,廣東省2018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6338元。深圳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9309元,深圳工資比廣東全省高出約三分之一。廣西的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925.1元,
約是深圳的一半多一點。顯然,能在深圳找到工作,收入通常肯定比較高,但是,深圳的租房和日常花銷支出肯定也多,從事知識密集型行業和從事低端勞力付出為主的行業的前景很不同如果學歷較高,且個人學習能力較強,善于不斷學習,又從事著“食腦”的對知識、學識、創意或科技含量要求較高的行業,那么,在深圳這個國際化程度較高的大都市歷練,摔打和磨煉,開闊自己的視野,接觸較先進的科技和應用,那怕在深圳奮斗到三十大幾歲,即使自己的人生際遇還沒有很大起色,也還可以咬咬牙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