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東北人而且是黑龍江的,所以我自小就知道東北人嘴里說的南方到底指的是哪里。沒有不喜歡南方人,我認為在南方人面前講東北話是一種自豪,為什么這么說呢,和我個人有關,我認為的,東北人就是豪爽,南方人就是心思多(當然,心思多沒有什么不好),不想和南方人處,也不是怕吃虧什么的,一說話就感覺沒有要談下去的感覺,相反東北人就不是,記得,我在等火車呢的時候,一個推銷員就是喜歡和東北人打交道,說話特逗,其實有時候心情不好的時候,聽聽東北人說話也是一種幸福謝謝。
1、在南方人面前說東北話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個人偏見,不喜歡南方人講話。但是沒有不喜歡南方人,我認為在南方人面前講東北話是一種自豪,為什么這么說呢,和我個人有關,我認為的,東北人就是豪爽,南方人就是心思多(當然,心思多沒有什么不好),不想和南方人處,也不是怕吃虧什么的,一說話就感覺沒有要談下去的感覺,相反東北人就不是,記得,我在等火車呢的時候,一個推銷員說,就是喜歡和東北人打交道,說話特逗,其實有時候心情不好的時候,聽聽東北人說話也是一種幸福謝謝!,
2、東北人嘴里說的南方,到底指的是哪?
我是東北人而且是黑龍江的,所以我自小就知道東北人嘴里說的南方到底指的是哪里。不過這么多年漂泊在外而且經常南北流動,我只能以中國人的身份客觀公正的來解讀一下,用黃河,長江來劃分未免太原始,俗話說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水土又與氣候密不可分,所以我區分的標準是氣溫帶,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亞熱帶及熱帶可稱南方,以北的溫帶及寒溫帶可稱北方。
但世居東北的人例如滿族,鄂倫春族等也包括移民東北日久而入鄉隨俗的內地人會以山海關為界,也就是在東北曾流行說的關里,關里約定俗成的示為南方,若細分一下遼寧對南方的界定或許會漸進向南達到黃河下游一線,反過來嶺南的粵港澳會以五嶺以北定義北方,還有海南的黎族等雖以島民自居,潛意識里默認的也是兩廣以北都為北方!,
3、為什么很多廣東人會說普通話,而北方人卻很難學會講廣東話?
我是湖北人,在廣東人眼中我是北方人。我就很快學會了廣東話,用了大概三個月的時間就會聽,半年就會說了,沒覺得有什么難度,只要你用心,很快就能學會。題主所提的問題是一個偽命題,因為普通話作為教學語言,廣東人從幼兒園就已經開始學普通話,十幾年的時間,難道還學不會一門同屬中文的語言嗎?我的母語是官話的一種,西南官話的武漢話,和粵語自然是有千差萬別,但是有很多詞匯是和粵語一樣的,
比如說街道的街,我們都讀做該。鞋子都讀作孩子,長江黃河的河我們都讀作活。我們更應該警惕的是,現在很多廣東的小朋友已經不會講粵語了,這門蘊含著更多古漢語成分的語言,有可能在大家不重視的情況下消失,我作為一個湖北人,都感覺到很可怕!其實武漢話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就算是90后講的武漢話很多字音的話已經是普通話的音,武漢話的調。
4、哈爾濱、長春、沈陽究竟哪的人說的才是最正宗的東北話?
首先,有個事實大家都不要忽視了,就是:中國沒有現實地區的標準普通話,就是說,沒有一個地區和廣播電視臺那樣說話!普通話完全是規定出來的!目前的北京、河北大部、長春、哈爾濱是最接近普通話的地區,原因是普通話就是這么規定的:這是滿清的官話!滿族人生在東北,發展在北京,明白嗎?唐朝官話是閩南語,宋朝是粵語,明朝是吳語,只有清朝官話才是現在普通話,
你們笑話人家廣東話,但新中國差點兒把廣東話規定成普通話你知道嗎?只是北方地區人多,普通話就成了現在的模樣。言歸正傳,三省哪個更東北?腔調都是東北,南方人根本區分不清楚,我來區別下:我覺得遼寧很特殊,看遼寧地圖,遼寧實際分三種以上口音,第一種是沿海的膠東官話,主要是大連,接下來是遼東口音,沈陽、鞍山、錦州、營口、葫蘆島,就是本山鄉村愛情的那種口音,尾音上挑,第三種是遼西口音,典型的是朝陽,并包括內蒙古的赤峰(原屬遼寧管轄),就是范偉賣拐系列的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