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非洲豬瘟”,一種不祥的預兆閃現在腦海。遇到非洲豬瘟,我們要面對現實,積極采取措施來抑制非洲豬瘟疫情的擴散,非洲豬瘟病毒是非洲豬瘟科非洲豬瘟病毒屬的重要成員,病毒有些特性類似虹彩病毒科和痘病毒科,非洲豬瘟疫情需要農業部門和養殖者的重視,但消費者,該吃吃該喝喝,不用擔心[57]。
1、如果發現非洲豬瘟,該怎么辦?
發現“非洲豬瘟”,一種不祥的預兆閃現在腦海。隔離,焚燒,深埋等等方式都是用來控制豬瘟疫情的發展,這是豬農最不喜歡看到的結局,辛辛苦苦養豬,換來的是血本無歸,這實在是令人感到揪心與悲痛。我們能做的就是能防范于未然,盡量減少疫情的發生,作為豬民,我身有體會,下面由來我談談我的感受。發現非洲豬瘟的解決方式!第一、隔離:非洲豬瘟疫情發生是有一定潛伏期,看到狀態不對的豬(如發燒,食欲不振,呼吸困難等),一定要先把豬隔離起來,以保證不要傳染給其他生豬,
再請專業獸醫來診斷,一定確診,必定要做好善后措施。第二、焚燒或深埋:一旦確認為非洲豬瘟,一定要馬上進行焚燒或者挖深溝,生態處理,這樣既環保又能終止疫情的擴展,第三、消毒:帶上口罩,全面對豬場進行消毒,這樣有助于扼殺病菌的滋生。同時保持豬場的衛生安全,只有控制在源頭,才有可能抑制瘟疫的發生,第四、禁止與外界運輸豬的車輛接觸:誰也不知道到底此車運輸的車到底有沒有潛在的豬瘟,因為它們具有一定的潛伏期。
為了防止擴散,就必須禁止與外部的聯系與解除,第五:良好的飼料:我們必須挑選精良的飼料來喂豬,這樣有助于提高豬的抵抗力,禁止用食堂或者酒店的泔水來喂養豬,禁止用生活垃圾來喂豬,防止被交叉傳染。第六:細節把控:因為豬瘟的傳染性極高,包括豬糞便,口水,食物等,這些都有可能再次引發豬瘟的發生,所以必須注意,遇到非洲豬瘟,我們要面對現實,積極采取措施來抑制非洲豬瘟疫情的擴散。
2、養殖戶該如何面對非洲豬瘟?
養殖戶應對非洲豬瘟,有它路可選嗎?沒有,唯一要做到的就是切實落實到位消毒技術,一、針對養殖場場地和各種設施(包括車輛)等設施的消毒:有效的消毒工作,首要的是選對有效的消毒藥品。用于養殖場所的各類設施及各種車輛消毒的藥劑是:堿類、氯化物和酚化合物,目前,經實踐驗證,效果最有效的消毒藥有10%的苯及苯酚、去污劑、次氯酸、堿類(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等)及戊二醛;1、實施消毒前的準備工作a、養殖場全員行動起來,迅速清除各種污物、飼料殘余、豬舍墊料及其它雜物等等;b、準備好消毒藥品,并按消毒要求比例配置好;c、準備消毒人員使用的各種防護用具及消毒設備;2、實施消毒工作的正確方法a、首先對殘余飼草料、墊料、雜物等直接焚燒;b、對豬舍、屠宰加工設備設施、各類轉運車輛、倉儲庫房等,要不留死角的進行消毒液噴灑、清洗;c、用火焰、熏蒸和沖洗等方式來對金屬類設施、設備進行消毒,效果最佳;d、對糞便直接深埋處理;二、對豬場的辦公場所、人員宿舍、公共食堂等場所、道路等,均需徹底地噴灑消毒藥液進行消毒;三、除嚴格限制外來人員與豬場的接觸外,要對所有人員及物品同時進行消毒;1、消毒藥品:對人員及物品的消毒藥物選擇酒精、碘化物等。
2、消毒方法:a、不能遺漏、要對所有飼養管理人員同時采取淋浴消毒,并且已淋雨消毒過的人員不能進入和接觸未經淋雨消毒的人員和物品,確保徹底隔離;b、對人員各種穿戴物等可能被污染的物品,采取消毒液浸泡及高壓滅菌等方式方法進行消毒;四、對處于疫區范圍內的養殖戶豬場消毒次數要求:按照農業部下發的試行的防治技術規范要求,每天消毒不少于三次,連續實施七天,次日開始每天消毒一次,連續實施15天;五、對消毒工作產生的廢水廢液,必須進行無害化處理,避免再污染,以及對環境的污染;六、對豬場所有生豬補種豬瘟疫苗;七、禁止一切(包括場區內的)餐廚垃圾飼喂行為;八、散養戶尤其要深刻學習國家和地方下發的關于非洲瘟豬的各類文件及通告,只有認知深刻才有可能做到防患于未然!!!九、必須積極對接當地的防疫管理結構,建立快速響應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