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遠城區7、8千的房價就是個縣城房價,你還真以為武漢是個大縣城。武漢房價放在全國看,不低也不高,北上深的房價是武漢的3倍,它們的收入是武漢的3倍,第三句,武漢房價高,不否認,但你又能找出哪個城市房價不高呢,說回正題,如果覺得武漢房價高,不買就是了,西藏的房價不高,可以去挖礦。
1、武漢房價虛高嗎?你怎么看?
春節前后關注了一下武漢的房價,漢陽四新及其它二環線內一般新樓盤一萬五左右,二手房精裝成交價約一萬八左右,白沙洲新盤一萬二,三,大房企開發的樓盤成交量也并不算理想,和網上開盤前的造勢簡直不可比,很多樓盤開盤后給交資料的人打電話開出多個樓層和單元可選的信息。購房人普遍進入一個觀望期,房價有一個明顯下落的趨勢,南湖金地的二手房價從二萬八的掛牌價回調到二萬一左右,成交量并不火熱,二手房也回歸至一個理性期,有的二手房成交價與掛牌價差十萬有余,可現三五年前武漢的房價與現在比,還是有一個較大的差你,一套90平米的套間,最少差價有六七十萬以上,從春節的成交情況看,房產商和中介的預期應遠遠差于往年,未來三四個月,房價下降的可能性應還有余地,武漢的購房者和己購房者多數認可,房價下降應該為首選,畢竟,武漢的生活水平和工人工資并不是很高,
2、武漢的房價是否偏高?
武漢的房價是否偏高?武漢的年輕人應該不會覺得太高!因為都是獨生子女,未來結婚后,兩邊的老人會留下好幾套住房給他們繼承!所以對本地人來說房價真的沒太大壓力。但是對于外地人來說,武漢的房價對比收入來說偏高了,這是客觀事實。我家里有個朋友在武漢有三套房,兩輛車,但是考慮到未來出爐的房產稅,他覺得房子并不是越多越好!他老婆那邊未來也會至少有兩套房,那么他的孩子未來起碼有五套房!我覺得這只是一個普通武漢家庭的情況,也就意味著房子并不稀缺,越往后,本地居民手上的房子越多,這些都成了投資品,而不是以居住為主要用途的了,那么就會有風險存在。
而對于外來的年輕人,他們就沒那么幸運了!他們需要啃老,拿出首付,然后節衣縮食,不敢談女朋友,因為現在動輒一百萬五十萬以上的房子,以武漢的收入水平,肯定有些吃力。而城市的競爭力就在于能夠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如果武漢的收入和房價形成了較大的背離,那么對年輕人實際上是一種擠出效應,也不利于創新和創業,很多生意的成本會過高,這對武漢這樣起步追趕者來說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個人覺得:武漢的房價不宜過高,政府嚴格調控是十分必要的。
3、有人說武漢的房子空置率高,居民收入也不高,而房價卻很高,對此你怎么看?
謝謝邀請!我是知無不言,你應怒而不憤,三個問題,分開解釋。1.第一句,武漢的房屋空置率高,我沒數據,不能確切回答,不過,可以肯定,土著武漢人沒有缺房的,很多人手上都有房子出租,空置房也不少,我們是12年在武漢遠城區某院子買了套,知道院子內的幾個小區,入住率至今不到四成,很多院子里草比人高,大部分都是人家做投資的,應該算空置房,不過,這里不能代表武漢市的真實空置率,因為這些房子是剛需買不起的,就算買得起也養不起,
從其它途徑了解的信息,一般人不缺房,空置肯定有不少。別說武漢,任何城市的空置率都高,北京還有90萬套空置房,三四五線城市還有不少鬼城,空置率高是普遍現象。2.第二句,武漢居民收入不高,按照漢語的理解,不高就是低,那是黑武漢的人放的氨氣,武漢收入只能說不是很高,我這兩年經常來武漢小住,我也有點了解,只說底層收入,小區內有專業環衛工、園林工,工資是3000多,物業的大學生,不好意思問工資,但從她們的精神狀態和工作熱情看,應該能認可工資。
從光谷青年城了解過,前年,武漢有個普通一本學校,同一班上有12人畢業后相約去了深圳,雖然都找到了工作,薪酬也只有6—8千,低于預期,一年時間,12人陸續回到了武漢,去年下季,有3人回湖北老家,有2個回其它省,另7人都找在武漢找到了工作,薪資8000左右,畢竟有一年的歷練,武漢專科生一般6000,無大學學歷的,在東風汽車、上海通用等工作的也是5000左右,保姆的工資是管吃住4000起,我這里說的都是底層人的收入,大學生也不是985、211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