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高鐵站設計方面充分考慮到瀘州特色元素,將融入瀘州酒文化、油傘文化以及兩江水元素,這些元素在高鐵站的外觀設計上就能充分體現出來。瀘州南站位于現在的納溪火車站,是隆黃鐵路的瀘州站,之前渝昆高鐵瀘州只設瀘州站,顯然格局太小,而增設瀘州東站,規劃了瀘東新城,把瀘州東站列入主城發展大局中來,為瀘州主城實現350—500萬人口打下空間基礎。
1、瀘州高鐵站規劃如何?在什么時候建成?
首先,瀘州高鐵站規劃建于城北千鳳路與九獅路之間,緊鄰城北客運站和公交樞紐站。其次,城北高鐵站計劃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現在在做清場工作,預計于2019年就會進入全面施工階段,將于川南城際鐵路之前建設完成,屆時將于此處設瀘州站,另外瀘州高鐵站設計方面充分考慮到瀘州特色元素,將融入瀘州酒文化、油傘文化以及兩江水元素,這些元素在高鐵站的外觀設計上就能充分體現出來。
最后,高鐵站設計成多層結構,站內實行集中換乘模式,出站層采用高架結構,層高12米,軌道下方空間用作各類停車場布置,總之在瀘州高鐵站規劃方面,考慮還是比較充分,設計上也比較有前瞻性(如用于未來電子客票普及所使用的空間、出站廳增設衛生間等等),我相信建設完成后將成為瀘州的一張新名片,更詳細的設計方案可以參看頭條文章:https://www.toutiao.com/i6639690998844752388/。
2、瀘州高鐵將新增東站、南站兩個中間站,你怎么看?
瀘州東站位于云錦鎮衛和村,是綜合考慮了人口總量及瀘州城市遠景發展,之前渝昆高鐵瀘州只設瀘州站,顯然格局太小,而增設瀘州東站,規劃了瀘東新城,把瀘州東站列入主城發展大局中來,為瀘州主城實現350—500萬人口打下空間基礎。衛和村位于瀘縣與合江中間,現在的合江過江大橋修好后,合江將往北發展,而瀘縣則南下,正好融入瀘東新城,最后成為瀘州主城的一部分,
再者瀘東新城離永川區很近了,方便加強與重慶的合作或融入重慶。瀘州南站位于現在的納溪火車站,是隆黃鐵路的瀘州站,隆黃鐵路是“陸海新通道”四川出海主通道,以貨運為主,客貨共用,規劃為160公里每小時。瀘州目前的短板是鐵路,雖然規劃和即將開工的有渝昆高鐵,蓉遵高鐵,隆黃鐵路,綿遂內瀘等,但都要很長時間,只有最快明年遲點后年的川南城際通車,
3、瀘州高鐵規劃東站、南站,川南城際鐵路將于明年底建成,你怎么看?
川南城際鐵路(TheInter-cityRailwayofSouthernSichuan),分為內自瀘鐵路和蓉昆高鐵自宜段兩段。鐵路全長220.65km,均為新建客運專線,其中內自瀘段正線長度130.96km,速度目標值250km/h(預留300km/h提速空間);自宜段正線長度82.4km,速度目標值350km/h,
內自瀘段全線共設7個車站,自宜段全線共設5個車站,區域樞紐站為自貢東站。川南城際鐵路項目總工期為6年,內自瀘段于2016年6月30日開工,預計將于2021年建成通車,總投資約309億元;[3]自宜段于2018年12月21日動工,預計2022年底建成通車項目北銜接成渝高速鐵路及規劃建設中的成自高鐵,南連建設中的成貴高鐵及規劃建設中的渝昆鐵路,西連規劃建設中的雅眉樂自城際鐵路,是成渝經濟區城際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川南城市群快速客運通道之一,川南城際鐵路建成后,將形成川南半小時交通圈,至成渝兩地1小時交通圈,至成渝其他次級樞紐城市2-3小時交通圈,內江與自貢就能形成15分鐘經濟圈,與宜賓、瀘州形成半小時經濟圈,內自同城化和川南一體化由此邁出大跨步,將推動沿線地區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對加快峨眉山、蜀南竹海和七洞溝等旅游資源開發,促進經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和作用,
4、為什么瀘州沒有鐵路?
為什么瀘州沒有鐵路?這是一個在最近二三年內還可以反復追問的問題(但當川南城際鐵路通車后,這個問題已就失去追問的意義了),這是一個讓每一個瀘州人揪心、期待、失望、無奈五味雜陳的問題!大約一個世紀前,孫中山先生在《建國大綱》就規劃有一條經過瀘州的鐵路。整整一百年過去了,四川的所有地級市(除自治州外)早已通火車通高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