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歷練中長大、成長、成熟,看透了生活的形形色色各種狀態;心態就趨于平淡了,就不會那么沖動和浮躁了。生活中想要成熟,自己看透了也就明白了該怎樣去處理問題了,看透人生的人一般都是經歷了很多的生活中的磨難之后,才會領悟到人生的真諦,我是一位年過70歲的老人,應該算是看透人生,我的感受有如下幾點。
1、一個人看透人生,會有什么感受?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我是一位年過70歲的老人,應該算是看透人生,我的感受有如下幾點:第一點:真正理解了生命是怎么樣一回事,“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在無窮無盡的生命長河里,我只能在這世界上存在短短幾十年或者上百年,如同長河里一朵浪花飄過,一頃刻便灰飛煙滅了。這是大自然的規律,誰也逃不脫這個自然現象,目前的科學水平還沒有達到人在地球上與地球永恒,人們能夠僅僅做到的是生命盡最大可能的長壽。
因此,來這世界上走一回,生命盡量過得有意義,過得有意義的含義就是用勞動換取社會的報酬養活自己和家人,同時盡量為社會多作貢獻,讓后代人生活更美滿更幸福。“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就是這個道理,第二點:年過70歲以后已經不懼畏死亡,敢于面對死亡,因此,晚年生活過得無顧忌無憂慮,過好生活的每一天。隨著我身邊的親人、朋友、同學等人死亡一個個離我而去,
因此,死亡對我來說已經是不是什么值得大驚小怪的事了。加上我也有致命的老年心臟病,說不定那一天就離開這個世界了,因為長期外去旅游,我去年就把遺囑立好交與家人。旅游到那里,就近火化,骨灰拋入江河湖海或大山之中,人來自自然,回歸自然,不建墳,不立碑,家中留個遺像即可。有了這種心態,哪種生活快樂選擇哪種,我就選擇了天天爬山鍛煉身體、背包旅游等等。
哪兒舒服去哪兒呆著,我選擇了冬天去海南島避寒,夏天去昆明避暑。生活過得非常舒服,第三,活著的時候努力奮斗,盡最大可能活出個樣子。即便是普普通通、平平凡凡一生,只要問心無愧就行,我從一名普通知青招工當了老師,幾十年都是一名普通的教師。站了二十多年講臺,在教育局工作了10多年,雖然是一名普通教師,但是我都努力工作,在崗位上,多次評為“優秀教師”。
我的高中、大學同學和親友,有的當官曾經當過這個長,那個長,有的經商、辦企業身家已達數千萬,但是如今和我一樣,也是退休老頭一個,生活和我區別不大。同樣也是一日三餐,老了同樣吃不了多少東西,晚上也只能睡3尺床。因此,晚年的退休朋友們,我們都只羨慕有一付無病無痛好身體的退休老人,身體健康才是人最大的財富,這是我感受最深刻的體會。
2、所謂的看透人生是指看透了什么?
謝邀!回答:看透人生的人一般都是經歷了很多的生活中的磨難之后,才會領悟到人生的真諦,能夠品嘗人生中“酸甜苦辣”中滋味的人,更加明白生活的不容易啊!看透人生是沒有什么標準的。只有自己去感悟生活、經歷人生中的大事小事之后,方才明白,什么叫做:人生,“一歲年齡一寸心”;不經歷反反復復地歷練,就不會有生活中的感悟!人在歷練中長大、成長、成熟,看透了生活的形形色色各種狀態;心態就趨于平淡了,就不會那么沖動和浮躁了。
就如一個人:戀愛多次之后,就變成“情場老手”是一樣的道理,我們做事情的時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套路,剛開始可能不是很熟悉自己掌控的東西,時間長了!自己就能摸索出其中的“套路”了,也就明白其中的奧妙了!這和“看透人生”是一樣道理的;所以說:看透人生是沒有什么標準的。生活中想要成熟,自己看透了也就明白了該怎樣去處理問題了,
3、才十幾歲就看透了人生看透了人心,真的好嗎?現在對人生沒有任何期待,沒有任何夢想?
你這么點的年齡就有這思想,你好像一朵花沒開開呢,你的人生還很長,也許你是個學生,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對生活沒有意義,是老年人的事,學生不能荒廢自己的時間,如果你這樣生活,你是活的沒意義,你還要走向社會,不能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生活沒意義自己找的,你不會找點意義嗎?學好文化知識,做一個,對于社會所貢獻的人,不能得過且過,難道自己不努力,讓父母養你一輩子嗎?混吃等死,打氣精神來,你有很長的未來,現在就要奮斗,找一個好工作,娶妻養子,到那時候你活著就有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