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城
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坐落在重慶市合川城東5公里的釣魚山上,其山突兀聳立,相對高度約300米。山上有一塊平整巨石,傳說有一巨神于此釣嘉陵江中之魚,以解一方百姓饑饉,釣魚城由此而得名。
大足石刻
位于中國直轄市重慶大足區境內,距重慶主城九區167公里,有74處5萬余尊宗教石刻造像。它是唐末、宋初時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題材為主,儒、道教造像并陳,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寶頂山摩崖造像為著。北山摩崖造像長約三百多米,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
巴蜀古文化中心
巴蜀古文化中心位于重慶市渝中區到南岸區的主干道左側一葫蘆狀淺谷中,占地4600平方米。其建筑古樸、典雅、別致,樓、臺、館、榭全部置于水面。所展示的人文景觀,除民俗、建筑外,還反映了古文化、民間工藝和生產技術,自有一番特色。
建文峰
位于重慶市巴南區南泉鎮,山腳便是重慶著名的休閑度假勝地——南溫泉與花溪河。建文峰景色宜人,植物資源豐富。建文峰海拔504米,是南泉鎮的最高峰。建文峰聞名還因為那兒曾是解放重慶的主戰場——“南泉之戰”遺址,也是重慶市青少年教育基地之一。
黃山陪都遺跡
位于重慶市南岸區黃山。為現存規模最大、環境風貌保存較好的一處陪都抗戰遺跡。民國28年(1939)夏,在此修筑官邸,黃山因此成為國民政府軍政要員的決策中心。
重慶民間藝術
綦江農民版畫:先在木板上雕刻出圖畫,再拓印而成的純手工之作
銅梁龍燈:既是彩扎的龍和燈,又是以龍和燈為道具的舞蹈
烏江船工號子:漢族民歌,屬于號子的一種
秀山花燈:集宗教、歌舞、雜技、紙扎藝術為一體的民間表演藝術
八版鑼鼓:民樂演奏形式,曲牌多,表現力豐富
木洞山歌:重慶市巴南區木洞鎮民眾傳唱的山歌歌種
梁平竹簾:又稱梁山竹簾,漢族民間手工藝品,竹簾畫的一種
合川峽硯:采用合川釣魚城下嘉陵江瀝濞峽段的天然峽石精雕細琢
榮昌夏布:因輕柔勝絲,避暑爽身,實為暑天衣料佳品而得名
榮昌折扇:榮昌縣四寶之一,其精雅宜士人,其華燦宜艷女
重慶民俗風情
土家族擺手舞
土家族最富民族特色的節日是年節,節日中最富民族特色的歌舞是“舍巴日”,也就是擺手舞。酉陽縣土家族在祭祀祖先、祈禱過年、喜慶佳節等活動中的一種群眾性舞蹈。
裸浴
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東泉河讓失明的母親恢復視力,重新看清世界;有一處美麗風景,勤勞樸實的人們在春光下裸浴,享受著東泉溫柔的撫摸。據了解白天裸浴多數為少年、中老年人;傍晚姑娘們才到河邊沐浴。
哭嫁
土家姑娘的結婚喜慶之日是用哭聲迎來的。新娘在結婚前半個多月就哭起,有的要哭一月有余,至少三、五日。哭嫁歌有“哭父母”、“哭哥嫂”、“哭伯叔”、“哭姐妹”、“哭媒人”、“哭梳頭”、“哭戴花”、“哭辭祖宗”、“哭上轎”等等。
都市旅游節
巴渝風情大型文藝晚會,“流金歲月”陪都文化展,巴渝傳統民間技藝表演,傳統燈會,作一天重慶人專項旅游,“夢回故鄉”巴渝尋根游,美食購物專項一日游。時間:元月1日-2月30日;活動地點:渝中區。
磁器口廟會
磁器口廟會有著悠久的歷史,是古鎮最具特色的傳統活動。每逢農歷初一、十五,以及釋迦牟尼出生日、觀音菩薩生日、春節、放生日等等,很多人都來磁器口趕廟會,燒香拜佛,求愿還愿。這個時候的磁器口滿街的大紅燈籠高高掛,美食飄香,好不熱鬧。
大足寶頂香會
每年正月中旬至三月初前后四五十天內在大足寶頂舉行,農歷二月初一、十五、十九日上山拜佛者最多。其中十九日的觀音菩薩生辰日為香會正期,尤為熱鬧。寶頂香會雖為佛事,但現已融入旅游、娛樂、民俗、商貿等活動。
4. 重慶景點簡筆畫
奉節臍橙是重慶市種植面積最多、產量最高的名優水果。奉節臍橙一般為橙色或橙紅色。奉節臍橙無籽、果肉多汁,色澤鮮艷、表皮光滑,入口脆嫩化渣、鮮甜可口。
5. 重慶景色簡筆畫
分析所要畫的卡通頭像的主要特征;
先畫大概輪廓;
按照你所知道的主要特征畫細節,注意重點突出但不要過于突兀。
拓展資料
卡通簡筆畫頭像的可參照書籍:
《簡筆畫大全 》——兒童繪畫教科書
《黑板報花邊紋樣設計1000例》—— 黑板報設計好幫手
《簡筆畫實用圖庫》—— 人民美術出版
《時尚手繪素材庫 》——由孫文廣編寫的書
《人物簡筆畫 》——涂永錄著文法類圖書
《二筆畫 》——重慶出版集團出版圖書
《簡筆畫教程 》——簡筆畫工具用書
《簡筆畫人物畫法 》——簡練、生動、易學
《兒童簡筆畫大全》—— 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
《教室簡筆畫》-—— 美術書法圖書
6. 重慶導游圖簡筆畫
1、首先畫出導游的臉部輪廓,然后在頭頂上畫出旅游帽和部分頭發,再畫上可愛的面部表情。
2、接著畫導游的上衣,一只手里拿著旗子,另一只放在胸前,然后畫上身體部分,接著畫出短褲和雙腿,在身后畫上一個小書包。
3、用黃色和橙色給帽子上色,深灰色將頭發涂好,紅色涂嘴部,補充上膚色,再用淺藍色涂上衣、藍色涂褲子。
4、畫上鞋子和書包的顏色,最后將導游手上拿著的旗子涂成紅色,可愛的導游簡筆畫就畫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