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煤、天然氣、鍶、鋁土、錳、巖鹽和鋇等礦產資源的儲量、品位在全國占明顯優勢;列入國家保護的野生珍稀動物近100種,珍稀植物達50多種;重慶還是中國生豬、烤煙、藥材、蠶桑、柑桔、長毛兔的重要生產基地。
重慶人文、旅游資源得天獨厚。古代石刻文化、巴渝文化、三峽文化、抗戰文化蜚聲中外,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雄偉壯麗的長江三峽、璀璨迷人的山城夜景聞名遐邇。
重慶擁有完善的水陸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和現代郵電通信網絡。公路、鐵路四通八達,水路通江達海,110余條國內、國際及地區航線將重慶與全國和世界連接,外國人入境可在機場直接辦理落地簽證。通郵國家和地區達160多個。
重慶擁有產業門類較全、綜合配套能力較強的工業體系。汽車摩托車、化工醫藥兩大支柱產業不斷壯大;食品、建筑、旅游等新的支柱產業正在形成發展中。面對新的科技革命浪潮,重慶將重點培育電子信息、生物工程、環保工程三大高新技術先導產業。重慶市場網絡完備,周邊輻射人口近3億。
重慶對外開放呈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狀態。加拿大、日本、英國在重慶設有領事機構。目前已與174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濟貿易合作關系,世界500強企業中有38家落戶重慶;加拿大豐業和香港寶生、香港匯豐、日本住友、東亞等銀行,日本安田、美國利寶、加拿大永明等保險公司及香港蘇江葉冼律師事務所都在重慶設立了分支機構或辦事處。奧地利等國的商會也在重慶設有辦事機構。2002年4月在重慶召開并發表了《重慶宣言》的亞洲議會和平協會第三屆年會、2004年7月由美國《商業周刊》在重慶主辦的有數位國際知名政要出席的國際總裁會議以及將首次在中國重慶召開的2005年亞太城市市長峰會,已經并將進一步提升重慶對外開放的形象。
自中央批準為直轄市以來,重慶的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2004年全市生產總值2665億元,比1996年增長1.51倍;固定資產投資1610億元,增長4.9倍。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9221元、2535元,均比直轄前增長60%以上。近年來,重慶市對外經濟貿易迅速發展,2003年全市進出口總額達38.6億美元,比1996年增長1.8倍,其中出口20.9億美元,增長2.48倍,各類外貿經營企業達到1485家。特別是近年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外商投資環境正日趨完善。截至2004年底,全市累計批準“三資”企業3748家,合同外資金額68.41億美元,實際吸收外資36.41億美元;簽訂對外承包工程、勞務合作、設計咨詢合同金額12.85億美元,派出人員31311人次。
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建設和庫區移民開發,為重慶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央直轄市的設立,開辟了重慶發展的新天地;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揭開了重慶加快發展的新篇章。
重慶各族人民正根據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代表大會繪制的宏偉藍圖,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正按照西部大開發戰略的總體規劃,努力構建以都市發達經濟圈、渝西經濟走廊、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區為代表的“三大經濟區”,為把重慶建成長江上游經濟中心而奮斗著。
今天的重慶,在地理、人文和社會環境上,正在形成越來越強的磁場,產生著不可抗拒的引力,正日益凸顯其氣度恢宏、激情飛揚的魅力。
富有三千年巴渝文化底蘊的歷史名城——豐姿綽約!
共和國最年輕的直轄市正在催生著無盡的現代神話!
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山水城市正不斷地創造人間奇跡!
重慶——嶄新的長江上游經濟中心正邁步走向世界!
10. 中國地圖上的重慶的風向怎么畫
中國字是象形字,“渝”字前面有個三點水,顯然“渝”跟水有淵源。
據歷史記載,在遼寧一帶(今臨渝縣)在先秦時期,就生活著一群古人,他們自稱“俞人”,境內的小凌河就叫“渝水”。 《東北通史》 稱: “渝水即今小凌河。 ” 《東北歷史地理》 : “渝水”為大凌河中下游。
目前最權威的是《漢語大字典》 記載: “渝水, 古水名, 今遼寧大凌河。 ”
所以,中國最早引用“渝”字的,是我國東北遼寧一帶的古人。▲遼寧小凌河▲
發源于陜西漢中的嘉陵江,流經重慶。在清朝嘉慶年以前,重慶當地人對這條水路,都沿用嘉陵江的叫法。《清嘉慶一統志》稱嘉陵江“亦曰聞水、巴水、渝水”。自此,重慶人也稱嘉陵江為渝水,重慶人就稱自己是“渝人”了。▲嘉陵江▲
最早引用“渝”字的是我國遼寧人,比重慶人早了2000年以上。大概古時重慶人口眾多,遼寧人口稀少,重慶人以大欺小,強占“渝”字的專屬后,逐漸被認同。就如美國的強占了墨西哥的加利福尼亞,加利福尼亞就成了美國的地名一樣。
不得不佩服重慶人,“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的邏輯發揮的好。四大菜系的川菜,在重慶直轄后,都敢改成“渝菜”,何況遼寧小凌河的“渝水”名稱被強行占有,稱嘉陵江為渝水乎?
11. 中國地圖省份重慶
重慶地理特征是山城。
重慶地處中國西南部,長江上游地區,其北部、東部及南部分別有大巴山、巫回山、武陵山、大婁答山環繞。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坡地面積較大,有“山城”之稱。地圖輪廓形似漢字“山”。重慶地勢由南北向長江河谷逐級降低,西北部和中部為低山和丘陵相間排列的重慶平行嶺谷;東北部靠大巴山和東南部連武陵山兩座大山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