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城市房價歷經從高漲回歸到中低水平價位,二手房掛牌量越來越高,房東想要賣出去,就需要有人接盤,而新房價格不跌落,買房人更青睞新房,二手房價格有高有低,但是如果一個城市炒房需求減少,剛需買房需求逐漸飽和,那么二手房掛牌那么多,最終想要轉手變現,只能夠將價格放低一些。
1、武漢二手房掛牌量暴增?原因是什么?
感謝提問,我來告訴你真實答案吧,其實很簡單,去年12月份,網絡二手房掛牌出臺了新政策,截止到12月31日,沒有備案房產證的全部都要下架,所以到了1月初,有百分之90的二手房都下架了,后面才陸陸續續又上架,當時下架之前平臺上的二手房其實都有大幾萬套了,所以不要那么天真的,二手房市場一直就是有這么多二手房。
2、武漢新房成交上漲76.02%,二手房掛牌房源看漲,你怎么看?
新房價格在國家政策調控下價格上漲不大,剛需還是比較多,在新房供應充足的情況下,二手房的銷量必然受到影響,但是,新房開發需要一定的周期,很容易出現供應不足的空白等待期,而此時二手房交易就會活躍。目前,武漢二手房價格普遍高于新房價格,也是一樣的套路,因為賣房的人,并不著急現在出手,掛一個高價,放著,等周邊區域沒有新房可選的時候,你如果要在這個區域置業就只能買二手的,
3、二手房掛牌量翻倍增長,還可以漲價去庫存嗎?
哈哈,題主這個問題很幽默啊,其實“漲價去庫存”這個說法本身就是錯的,所以也不存在現在再進行漲價去庫存的可能性,下面筆者進行詳細的闡述:1、不存在漲價去庫存的事實2014年和2015年是房地產庫存高企的2年,但是從2015年開始實施的去庫存措施取得卓越的成效,一方面房子大賣,完成了去庫存的目的;另一方面房子價格持續上漲。
所以乍一看:這不就是漲價去庫存嗎?完成了去庫存,還伴隨了漲價的現象,合在一起就是“漲價去庫存”!這種違背經濟規律和商業常識的現象為什么會發生?做過生意的人都知道:如果你們行業的庫存高企,這個時候你還提高價格去銷售,你的結果會是什么?我想沒有一個企業主會做出行業產能過剩的情況下,自己還提價的決定,那么房地產就會是列外嗎?事情違背常識,必有妖!這句話我們應該多記在心里!現在我們回到2015年的時間點,當時有幾個現象:第一個就是房地產庫存高企!但是第二個現象就是首付比例高!第三個現象就是購房資格高!第四個現象就是房貸利率高!第五個現象就是在2013年開始每年竣工的房地產面積是在減少的。
其中第二到第四個現象如何驗證?因為從2015年全國為了實施去庫存采取的措施就是:1、降低房貸首付比例;2、降低房貸利率(2014年降息1次,2015年降息4次);3、降低購房的資格和門檻,至于第五個現象我們看下圖的數據,下圖是2010年到2019年商品住宅竣工面積的累計增長,在2010年到2014年5年時間都是正增長的(除了2013年負增長外),這個就導致了“供過于求”,一方面從2010年的國十條實施以來,房地產被政策限制,購房的障礙增加,導致需求被抑制,一方面在2010年到2014年的供給在持續增加,需求被遏制,供給在增加,就形成了供過于求的局面。
也就是表現為“庫存高企”在庫存高企的現象下,首先是要減少供給,這個就表現在2015年整年的商品住宅竣工面積大幅萎縮,另一方面就是松綁限購政策,放松需求,這樣一來就達到了增加需求,也收縮了供給,慢慢的就變成了供不應求的局面,而在2017年、2018年房屋竣工面積持續萎縮,進一步造成供給不足的局面,這樣才維持了房價上漲的現象。
總結: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知道了,其實2015年以來的房地產牛市并非是通過“漲價去庫存”的,其核心是通過松綁需求,減少供給,來達到去庫存的目的,而且在最近幾年持續減少供給,所以才造成漲價的現象,如果房子的供應一直是充足的狀態,這個價格是很難漲上去的。2、所以,漲價去庫存是行不通的所以,并沒有漲價去庫存的事實,如果你所在的城市,二手房掛牌數量呈現翻倍的增長,那么你們的二手房價格是很難漲上去的,還可能下跌,這個時候還漲價,是更加賣不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