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天下一区二区三区,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日韩高清,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毛片

首頁 > 重慶 > 南川區 > 重慶市工傷費用報銷標準,重慶十級工傷的賠償標準

重慶市工傷費用報銷標準,重慶十級工傷的賠償標準

來源:整理 時間:2022-11-22 17:14:24 編輯:重慶生活 手機版

本文目錄一覽

1,重慶十級工傷的賠償標準

按當地的標準賠償。

重慶十級工傷的賠償標準

2,重慶工傷住院期間生活費是多少

不明卻
大概也就是10000多!

重慶工傷住院期間生活費是多少

3,重慶工傷報銷

你是哪個區的?
只要是入社保后,就能報銷。如果是發生工傷時,入保手續還沒有辦理完就報銷不了。
員工工傷醫療費報銷是在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進行報銷的,并不需要在其他地區進行報銷,如果是外地就醫的,那么這部分是需要在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報銷,需要準備發票、病例、申請表、身份證復印件即可。

重慶工傷報銷

4,重慶市八級工傷陪賠償標準是多少

《重慶市工傷保險實施辦法》第三十六條規定: 五至十級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或者用人單位依法解除勞動關系的,或七級至十級工傷職工勞動合同期滿用人單位難以安排工作而終止勞動關系的,自與用人單位按規定程序終止勞動關系之日起,與經辦機構的工傷保險關系同時終止,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計發標準如下:  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以解除勞動關系之日的本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計發基數,按五級12個月、六級10個月、七級8個月、八級6個月、九級4個月、十級2個月計發。  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以解除勞動關系之日的本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計發基數,按五級60個月、六級48個月、七級15個月、八級12個月、九級9個月、十級6個月計發。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時,工傷職工距法定退休年齡10年以上(含10年)的,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按全額支付;距法定退休年齡9年以上(含9年)不足10年的,按90%支付;以此類推,每減少1年遞減10%。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1年的,按全額的10%支付;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工傷職工,不計發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5,重慶市非法用工工傷理賠標準

按照工傷走,申請工傷,申請工傷認定后再做勞動能力鑒定。一、工傷認定由用人單位參保地的區縣(自治縣、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二、工傷職工的長期工傷保險待遇從2004年10月1日起按下列規定執行: (一)傷殘撫恤金改為傷殘津貼,工傷護理費改為生活護理費。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和供養親屬撫恤金以2004年7月按規定支付的原傷殘撫恤金、工傷護理費和供養親屬撫恤金為標準,由原支付渠道支付。傷殘津貼計發基數低于2003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以2003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為計發基數。 (二)以后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供養親屬撫恤金的調整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方案,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執行。三、工傷職工舊傷復發,治療后經復查鑒定,鑒定結論發生變化的,自作出復查鑒定結論的次月起,以復查鑒定結論為依據按《條例》規定的標準享受除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之外的工傷保險待遇。四、未參加工傷保險的職工因工受傷達到一至四級傷殘的,其工傷保險長期待遇可實行一次性支付或長期支付兩種辦法。一次性支付需由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并與用人單位簽訂協議,終止工傷保險關系,按下列辦法一次性計發工傷保險長期待遇: (一)一次性計發傷殘津貼和生活護理費以工傷職工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時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為基數計發20年,但需扣除已領取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的月份;50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1周歲減發1年,但最低不少于10年; (二)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以工傷職工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時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計發,一級20個月,二級18個月,三級16個月,四級14個月。 (三)輔助器具配置費以一次性計發待遇時我市規定的配置輔助器具費用限額標準和使用年限,計算20年,但需扣除已配置年限;50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1周歲減去1年,但最低不少于10年。五、由于上下班途中機動車事故引起的工傷,應當先按《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及有關規定處理。工傷保險待遇按照下列規定執行: (一)交通事故賠償已給付醫療費、喪葬費、護理費、殘疾用具費、誤工工資的,用人單位或者工傷保險經辦機構不再支付相應待遇(交通事故的誤工工資視同停工留薪期職工工資福利待遇)。如給付的標準低于工傷保險待遇的,用人單位或工傷保險經辦機構應當補足差額。用人單位或者工傷保險經辦機構先期墊付有關費用的,職工或其親屬獲得交通事故賠償后應予以償還。 (二)交通事故賠償給付的死亡補償費或殘疾生活補助費,已由傷亡職工或親屬領取的,工傷保險的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或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不再發給。如交通事故賠償給付的死亡補償費或殘疾生活補助費低于工傷保險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或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職工因交通事故死亡或致殘的,除按本條(一)、(二)項享受待遇外,其它工傷保險待遇按《條例》和《實施辦法》規定執行。 (四)由于交通肇事者逃逸或其它原因,工傷職工不能獲得交通事故賠償的,用人單位或工傷保險經辦機構應按照《條例》及《實施辦法》規定給予其工傷保險待遇。六、職工因履行工作職責和完成工作任務過程中遭受意外傷害,按《條例》規定認定為工傷或視同工傷,涉及第三方責任傷害賠償,傷害賠償總額低于一次計發工傷保險待遇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部分,其待遇不得重復享受。工傷職工或者工亡職工直系親屬獲得賠償后,應當償還工傷保險基金或者用人單位已經墊付的費用。

6,重慶市工傷賠償標準

8——9級 重慶工傷事故賠償標準--重慶工傷保險待遇 一、醫療費用:由工傷保險基金全額報銷; 二、住院期間護理費:治療期間至評殘前由用人單位支付,評殘后由基金支付; 三、交通食宿費:按本單位因公出差標準報銷; 四、誤工費:由單位按受傷前的月工資標準支付,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情況特殊,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后,最長期間不超過24個月。 五、殘疾待遇標準; (一)、一級傷殘; 1、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4個月計算;(基金支付) 2、傷殘津貼:每月按本人工資標準的90%發放;(基金支付) (二)、二級傷殘; 1、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2個月計算;(基金支付) 2、傷殘津貼:每月按本人工資標準的85%發放;(基金支付) (三)、三級傷殘; 1、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0個月計算;(基金支付) 2、傷殘津貼:每月按本人工資標準的80%發放;(基金支付) (四)、四級傷殘; 1、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18個月計算;(基金支付) 2、傷殘津貼:每月按本人工資標準的75%發放;(基金支付) (五)、五級傷殘; 1、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16個月計算;(基金支付) 2、傷殘津貼:每月按本人工資標準的70%發放;(基金支付) 3、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按月發放傷殘津貼; 4、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上年度社會月平均工資標準12個月計算 (六)、六級傷殘; 1、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14個月計算;(基金支付) 2、傷殘津貼:每月按本人工資標準的60%發放;(基金支付) 3、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按月發放傷殘津貼; 4、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上年度社會月平均工資標準10個月計算. (七)、七級傷殘; 1、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12個月計算;(基金支付) 2、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上年度社會月平均工資標準15個月計算. 3、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上年度社會月平均工資標準8個月計算. (八)、八級傷殘; 1、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10個月計算;(基金支付) 2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上年度社會月平均工資標準12個月計算. 3、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上年度社會月平均工資標準6個月計算. (九)、九級傷殘; 1、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8個月計算;(基金支付) 2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上年度社會月平均工資標準9個月計算. 3、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上年度社會月平均工資標準4個月計算. (十)、十級傷殘; 1、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6個月計算;(基金支付) 2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上年度社會月平均工資標準6個月計算. 3、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上年度社會月平均工資標準2個月計算. 六、生活護理費; 1、完全不能自理;每月按全市上年度社會月平均工資的50%支付; 2、大部分不能自理;每月按全市上年度社會月平均工資的40%支付; 3、部分不能自理;每月按全市上年度社會月平均工資的30%支付;
9級左右,建議去做專業的傷殘鑒定,這樣方便你索賠。如果還有疑問,你可以搜索我名字中的網站,那里有很多律師提供免費的在線咨詢。

7,重慶礦工9級工傷2015年賠償標準

重慶礦工工傷九級享有9個月本人工資一次性傷殘補助金,解除或終止合同按重慶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有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4個月和就業補助金9個月。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三十三條、三十七條、六十二條、六十四條和《重慶市工傷保險實施辦法》規定,重慶礦工工傷職工鑒定為九級傷殘的,享有以下待遇:  1、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2、由工傷保險基金按照所在省市規定的標準支付住院伙食補助費;  3、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安裝醫療器械的費用由工傷保險基金按規定標準支付;  4、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5、住院期間生活不能自理階段護理由用人單位負責;  6、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9個月本人工資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7、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勞動能力鑒定費;  8、勞動解除或者終止,以重慶市上年度事故月平均工資為基數,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4個月,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9個月。  用人單位沒有參加工傷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支付所有費用。  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沒有礦工工傷賠償條例,只有《重慶市工傷保險實施辦法》  重慶市工傷保險實施暫行辦法  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重慶市工傷保險實施暫行辦法》的通知  渝府發〔2003〕82號  各區縣(自治縣、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有關單位:  《重慶市工傷保險實施暫行辦法》已經2003年11月10日市政府第17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重慶市人民政府  二○○三年十一月十七日  重慶市工傷保險實施暫行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促進工傷預防和職業康復,分散用人單位的工傷風險,根據《工傷保險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以下簡稱《征繳條例》)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各類企業、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稱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辦法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雇工(以下稱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  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參加工傷保險,由區縣(自治縣、市)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區開展工傷保險工作的具體情況,逐步納入。  第三條 工傷保險基金實行全市統籌,分級管理。  全市建立工傷保險調劑金和儲備金。  第四條 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全市的工傷保險工作。  區縣(自治縣、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工傷保險工作。  市、區縣(自治縣、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按照規定設立的工傷保險經辦機構(以下稱經辦機構),具體承辦工傷保險事務。  第二章 工傷保險基金  第五條 自本辦法施行之日起,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征繳條例》和本辦法的規定到所在區縣(自治縣、市)經辦機構辦理工傷保險登記,申報繳納工傷保險費。跨地區、流動性較大的用人單位到市經辦機構或其委托的區縣(自治縣、市)經辦機構辦理工傷保險登記,申報繳納工傷保險費。具體辦法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制定。  第六條 工傷保險費根據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則,確定費率。  工傷保險費基準費率的確定及費率水平的調整,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會同市財政部門、衛生行政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提出具體方案,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執行。  工傷保險執行國家規定的行業差別費率及行業內費率檔次,經辦機構首次確定用人單位繳費費率時,按《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營業執照》規定的經營范圍所對應的行業內費率檔次確定;實際經營與《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營業執照》規定的經營范圍不一致的,以實際經營所對應的行業內費率檔次確定;跨行業經營的,以經營的最高風險行業所對應的行業內費率檔次確定。  第七條 用人單位繳納工傷保險費的數額為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乘以單位繳費費率之積,難以確認工資總額的企業和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按照上年度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乘以職工人數作為繳費基數;,新設立的企業以當年申報的職工月工資總額作為繳費基數。  用人單位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全額向地稅機關繳納工傷保險費。  經辦機構應當為每個職工建立工傷保險繳費記錄。用人單位和職工有權查詢繳費記錄。  工傷保險費征繳的具體辦法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會同市地稅部門制定。  第八條 各區縣(自治縣、市)按月將實際征收的工傷保險基金的50%上解到市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建立全市工傷保險調劑金。調劑金上解和使用的具體辦法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商市財政部門提出,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執行。  第九條 工傷保險基金用于下列支出:  (一)工傷醫療費;  (二)一至四級工傷人員傷殘津貼;  (三)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四)生活護理費;  (五)喪葬補助金;  (六)供養親屬撫恤金;  (七)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八)輔助器具費;  (九)工傷康復費;  (十)勞動能力鑒定(確認)費;  (十一)按規定支付與工傷保險業務相關的其他費用。  第十條 工傷保險基金結余部分作為儲備金存入市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當年工傷保險基金收不抵支,用儲備金支付;儲備金不足支付的,由市財政墊付。儲備金具體管理和使用辦法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商市財政部門提出,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執行。  第十一條 地稅機關征收的工傷保險費直接劃入國庫,然后由國庫劃入財政部門在國有商業銀行開設的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存入經辦機構支出戶的工傷保險基金,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優惠利率計息;財政專戶資金,按照不低于同期居民銀行存款利率計息。  第三章 工傷認定  第十二條 工傷認定由用人單位參保地的區縣(自治縣、市)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在市經辦機構參保的用人單位職工的工傷認定由其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區縣(自治縣、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職工在參保地之外發生事故,可由參保地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委托事故發生地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進行調查核實,由參保地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進行認定.區縣(自治縣、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因工傷認定管轄發生爭議的,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指定管轄。  第十三條 職工發生傷害事故,用人單位應當自事故發生之日起3日內向負責工傷認定的區縣(自治縣、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報告,并填報《事故傷害報告表》;發生死亡事故或一次負傷3人以上(包括3人)的傷害事故,應在24小時內報告。  第十四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在工傷認定中,可以要求有關單位或個人在規定時限內提供補充證據。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  第十五條 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認定為工傷或視同工傷的,發給《工傷證》,作為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憑證。《工傷證》應準確記載職工受傷害時間、傷害部位、職業病名稱,或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與工傷有直接關聯的疾病等。  《工傷證》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統一制作,由負責工傷認定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核發,交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人保存。  第四章 勞動能力鑒定  第十六條 市、區縣(自治縣、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由同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人事行政部門、衛生行政部門、工會組織、經辦機構代表以及用人單位代表組成。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下設勞動能力鑒定中心,區縣(自治縣、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下設勞動能力鑒定辦公室。鑒定中心、辦公室掛靠同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承擔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第十七條 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承擔以下鑒定或確認工作:  (一)工傷職工勞動能力的鑒定;  (二)停工留薪期的確認;  (三)配置輔助器具的確認;  (四)疾病與工傷關聯的確認;  (五)供養親屬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鑒定;  (六)職業康復的確認;  (七)工傷職工舊傷復發的確認;  (八)其他受委托的勞動能力鑒定。  在市經辦機構參保的用人單位的勞動能力鑒定(確認)由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統一組織,必要時可由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指定的區縣(自治縣、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承擔。  第十八條 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滿或停工留薪期內傷情處于相對穩定狀態,可由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向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勞動能力鑒定申請,填報《勞動能力鑒定表》,并提交《工傷認定通知書》或《工傷證》、病歷及其他診療資料。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申請作其他工傷鑒定(確認),應按規定提交相關資料。勞動能力鑒定和確認的具體辦法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制定。  第十九條 申請鑒定的單位或者個人對區縣(自治縣、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確認)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該鑒定(確認)結論之日起15 日內向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再次鑒定(確認),并提交區縣(自治縣、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及相關材料。  申請鑒定的單位或者個人對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的首次鑒定(確認)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該鑒定(確認)結論之日起15 日內向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再次鑒定(確認)。參加過首次鑒定(確認)的專家不能參加再次鑒定(確認)。  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的再次鑒定(確認)結論為最終結論。  第二十條 自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用人單位或者經辦機構認為傷殘情況發生變化的,可以向負責首次鑒定的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復查鑒定。  第二十一條 按本辦法第十七條規定的范圍所產生的勞動能力鑒定(確認)費用,參加工傷保險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鑒定(確認)結果為疾病與工傷無關聯、供養親屬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以及再次鑒定(確認)或復查鑒定的結論沒有變化所產生的鑒定(確認)費用由申請者承擔。未參加工傷保險或未足額繳納工傷保險費期間發生的鑒定(確認)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收費標準由市物價部門會同市財政部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確定。  第五章 工傷保險待遇  第二十二條 用人單位按本辦法規定參加工傷保險,按規定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經認定為工傷的,按《條例》和本辦法的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第二十三條 申請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應向經辦機構填報《工傷保險待遇申請表》,提交工傷認定結論通知書或《工傷證》、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等材料。  申請享受供養親屬撫恤待遇的,根據所申請的待遇項目提交以下補充材料:  (一)被供養人戶口簿、身份證、公安戶籍管理的生存證明;  (二)街道辦事處或鄉鎮政府出具的無生活來源證明;  (三)學校出具的在校學生的證明;  (四)民政部門出具的孤寡老人或孤兒的證明;  (五)養子女的收養證書;  (六)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供養親屬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鑒定結論。  第二十四條 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可以申請延長停工留薪期,經參保地的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12個月。用人單位不同意延長的或工傷職工要求延長未獲確認的,由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申請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再次確認。  第二十五條 工傷職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業需要,要求安裝、配置輔助器具的,可由工傷職工或其所在用人單位根據負責工傷治療的醫療機構的建議,向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確認。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安裝、配置的, 由經辦機構安排到簽訂服務協議的輔助器具配置機構安裝、配置,并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與配置機構結算費用。安裝、配置輔助器具的具體辦法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制定。  第二十六條 工傷職工在工傷醫療機構發生的費用先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墊付,待工傷認定后符合工傷保險基金支付范圍的費用,由經辦機構予以報銷。具體辦法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制定。  第二十七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 自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鑒定結論的次月起享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工傷職工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后,其實際領取的傷殘津貼不得低于所在區縣(自治縣、市)的最低工資標準。  第二十八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級至·十級傷殘的, 自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鑒定結論的次月起享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五級、六級工傷職工傷殘津貼的,用人單位和職工應按規定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工傷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后,其實際領取的傷殘津貼不得低于所在區縣(自治縣、市)的最低工資標準。  五級至十級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的,或者用人單位依據《勞動法》第二十五條規定解除勞動關系的,或者七級至十級工傷職工勞動合同到期用人單位難以安排工作而終止勞動關系的, 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以全市上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計發,其中五級12個月,六級10個月,七級8個月,八級6個月,九級4個月,十級2個月。五級、六級工傷職工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以按月發給的傷殘津貼為基數計發,初次領取傷殘津貼的,按15年計算; 已經領取了傷殘津貼的應扣除已領取的月份,但扣除后支付的年限不得少于5年。七級至十級工傷職工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以全市上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計發,其中七級15,個月,八級12個月,九級9個月,十級6個月。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時,工傷職工距法定退休年齡10年以上(含10年)的,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按全額支付;距法定退休年齡9年以上(含9年)不足10年的,按90%支付,以此類推,每減少1年遞減10%。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1年的,按全額的10%支付。  領取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工傷職工應將《工傷證》交給用人單位,由用人單位到經辦機構辦理工傷保險關系終止手續,符合失業保險規定的可以享受失業保險待遇。重新就業后新發生的工傷,按本辦法規定的程序進行i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按照新鑒定的傷殘等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第二十九條 因工死亡職工的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54個月的全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第三十條 傷殘津貼、供養親屬撫恤金、生活護理費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和生活費用變化等情況適時調整,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調整方案,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執行。  第三十一條 用人單位依法破產或被注銷營業執照的,應將一至四級工傷職工、享受供養親屬撫恤金待遇的人員以及已退休的工傷人員領取工傷保險待遇的手續,移交其長期居住地的街道、鄉鎮社會保障服務機構,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應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的工傷保險待遇由經辦機構支付。未達到退休年齡的五級至十級工傷職工應由用人單位按照本辦法第二十八條規定的標準,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  第六章 管理與監督  第三十二條 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主管全市工傷保險工作,履行下列職責:  (一)貫徹執行工傷保險的法律、法規,制定工傷保險政策并組織實施;  (二)制定工傷醫療服務機構和輔助器具配置機構的管理辦法;  (三)制定工傷預防宣傳培訓規劃和職業康復計劃并組織實施;  (四)負責審核全市工傷保險基金預算及決算;  (五)負責全市工傷保險工作的管理協調和監督檢查;  (六)法律、法規賦予的其他職責。  第三十三條 區縣(自治縣、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工傷保險工作,履行下列職責:  (一)貫徹執行工傷保險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二)負責對用人單位和職工進行工傷保險政策的宣傳、培訓;  (三)負責工傷認定工作;  (四)監督檢查工傷保險基金的繳納、支付、使用;  (五)負責本級經辦機構發生的工傷保險行政爭議的復議工作;  (六)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第三十四條 市經辦機構承辦工傷保險事務,履行下列職責:  (一)負責編制全市工傷保險基金預算、決算;  (二)管理全市工傷保險基金,負責工傷保險調劑金和儲備金的管理和使用;  (三)負責受理跨地區、流動性較大的用人單位的工傷保險登記、繳費申報,確定繳費費率,核定和支付工傷保險待遇;  (四)負責與工傷醫療服務機構和工傷輔助器具配置機構簽訂服務協議;  (五)組織開展工傷職工職業康復工作;  (六)負責工傷保險基金收繳、支付的各項統計分析工作;  (七)指導、監督、檢查區縣(自治縣、市)經辦機構的工作;  (八)法律、法規規定和上級機關委派的其他工作。  第三十五條 區縣(自治縣、市)經辦機構承辦本行政區域內的工傷保險事務,履行下列職責:  (一)負責編制工傷保險基金預算、決算;  (二)受理用人單位的工傷保險登記、繳費申報,確定繳費費率;  (三)受市經辦機構的委托,負責與本行政區域的工傷醫療服務機構簽訂服務協議;  (四)管理工傷保險基金,核定和支付工傷保險待遇;  (五)組織開展工傷職工職業康復工作;  (六)編報工傷保險基金的會計、統計報表;  (七)免費提供工傷保險待遇查詢和政策咨詢服務;  (八)法律、法規規定和上級機關委派的其他工作。  第三十六條 市、區縣(自治縣、市)財政部門對工傷保險基金的收支、管理情況進行監督,負責及時審批、撥付工傷保險基金。  第三十七條 市、區縣(自治縣、市)地方稅務機關按照《征繳條例》規定,負責工傷保險費的征收,對用人單位在繳納工傷保險費過程中的違法行為依法查處。  第三十八條 市、區縣(自治縣、市)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對承擔工傷服務的醫療機構進行監督檢查,依法查處違法行為。  第三十九條 愿意開展工傷服務的醫療機構和輔助器具配置機構可向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符合工傷服務條件的,由市經辦機構或其委托的區縣(自治縣、市)經辦機構根據工傷服務的需要與之簽訂服務協議。具體辦法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制定。  第四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將每年參保職工名單、參保日期、繳費情況、年度內發生的工傷事故、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和工傷待遇支付情況,在次年的1月底前在本單位內公示。公示時間不得少于15天,并將公示情況書面報所屬經辦機構備案。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末依照本辦法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并可依照《征繳條例》有關規定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罰款。  在未參加工傷保險期間職工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條例》和本辦法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  第四十二條 用人單位不如實申報職工人數和工資總額, 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并處瞞報少繳工資數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依照《征繳條例》有關規定處以罰款。  由于用人單位給職工繳納的工傷保險費基數不實而造成工傷職工待遇降低的,其差額部分由用人單位補足。  第四十三條 用人單位參加了工傷保險后遲延繳納工傷保險費的,由地稅機關責令限期繳納,并可依照《征繳條例》有關規定加收滯納金,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罰款。  在足額繳納工傷保險費之前,職工的工傷保險待遇由用人單位支付。  第八章 附則  第四十四條 《條例》實施前,職工已認定為工傷的,以及2002年12月31日以前發生的傷害事故或職業病尚未進行工傷認定的,其認定標準、待遇標準、支付渠道均按照過去有關政策規定執行,以后參加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和供養親屬撫恤金的調整,其待遇支付渠道不變。  《條例》實施前1年職工受到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尚未完成工傷認定的,按照《條例》和本辦法的規定執行。其中原已參加當地工傷保險的,工傷待遇按工傷保險的規定執行,未參加工傷保險的工傷待遇由用人單位支付。  《條例》實施前已開展了工傷保險的區縣(自治縣、市),應將原工傷保險基金節余部分存入當地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用于支付原規定的工傷保險基金列支項目,節余部分用完后用新的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新老工傷政策的具體銜接辦法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制定。  第四十五條 經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批準異地集中參加重慶市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其職工的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待遇核定、待遇支付等,按本辦法執行。  第四十六條 職工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職工受傷前本人工資不足12個月的,按實際發生月平均工資計算;不足1個月的以參保繳費基數或用人單位實際發放的、約定的日工資為基數計算。  第四十七條 外省(區、市)的用人單位在本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職工在本市發生工傷,由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其直系親屬向參保地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外省(區、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委托調查的, 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指定區縣(自治縣、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調查核實。  本市的用人單位在外省(區、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職工在外省(區、市)發生工傷, 由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其直系親屬向參保地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負責工傷認定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可委托事故發生地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調查核實。  第四十八條 本辦法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文章TAG:重慶市工傷費用報銷標準重慶重慶市工傷

最近更新

  • 英語新詞,英語的新單詞是啥

    英語的新單詞是啥2,新詞有哪些英語3,英語新詞是什么意思4,英語單詞換字組新詞1,英語的新單詞是啥thenewWord2,新詞有哪些英語v什么新詞3,英語新詞是什么意思英語新詞是最 ......

    南川區 日期:2023-05-06

  • 科技知識手抄報,關于科技發明科學常識的手抄報資料

    本文目錄一覽1,關于科技發明科學常識的手抄報資料2,關于科技的手抄報的資料快3,科學手抄報資料4,科技知識創新手抄報1,關于科技發明科學常識的手抄報資料科學常識:膨脹的爆米花。“砰 ......

    南川區 日期:2023-05-06

  • 棒喝,關于toutou棒喝的成語有哪些?

    在這里,我想分享一些關于Toutou棒喝的成語,供大家參考,”老師也豎著筆畫孩子,和尚喝,老師也喝,可以提取的習語Toutou棒喝怎么樣,唐朝時,佛教大師林佶使用棒喝作為傳教方法, ......

    南川區 日期:2023-05-06

  • 胡蘿卜紅燒肉,請問紅蘿卜紅燒肉怎么做

    請問紅蘿卜紅燒肉怎么做首先洗凈的肉肉要去道血水,放入鍋內,加輔料煮開,然后放入冷水中涼透;再把冷后的五花肉切成小方塊塊的肉肉(如圖)。切得時候可以切小點,可以自己配菜相適宜就好了。 ......

    南川區 日期:2023-05-06

  • 雙管齊下,雙管齊下的故事

    當時有人評論說“張赟畫的,真的雙管齊下雙管齊下習語的故事是這樣的:唐朝有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名叫張赟,他的官員是袁外郎,所以后來大家把他的繪畫方式命名為雙管齊下:雙管齊下:Shua ......

    南川區 日期:2023-05-06

  • 部門主管,部門主管的職責有哪些?

    公司根據業務需要會有六七個員工主管,還有人說是公司中層干部,說不好就是拿普通員工的工資,做部門的全部工作,2.主管是一個高或低的位置,比如按照工作分工分別配備采購-1主管銷售-1主 ......

    南川區 日期:2023-05-06

  • 韓國考駕照,韓國駕照怎么考

    韓國駕照怎么考2,韓國駕照怎么考1,韓國駕照怎么考無論是韓國人還是中國人,韓國駕照是在韓國本地考取的駕照,考取韓國駕照時間短,.教練態度溫和。所以據統計數據顯示,在過去的三年里,近 ......

    南川區 日期:2023-05-06

  • 馮的成語,馮猜一個成語

    馮猜一個成語飛馬宇空,有這個成語的!2,馮字開頭的成語馮婦下車馮唐易老馮驩彈鋏馮軾結靷馮媛當熊馮虛御風馮諼三窟馮唐頭白馮唐白首馮驩彈鋏、馮婦下車、馮軾結靷、馮媛當熊、馮唐易老、馮唐 ......

    南川區 日期:2023-05-06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水县| 丹寨县| 星子县| 西华县| 昆山市| 新宁县| 木兰县| 阿图什市| 九江县| 泊头市| 黄梅县| 文成县| 阆中市| 庆安县| 澄城县| 龙胜| 西乌珠穆沁旗| 肃北| 黎川县| 丹巴县| 师宗县| 花莲市| 张家港市| 泸水县| 拜城县| 岐山县| 介休市| 普陀区| 定襄县| 七台河市| 张家口市| 芜湖县| 常山县| 巴楚县| 钦州市| 迁西县| 镇雄县| 阜平县| 临武县| 新昌县| 肇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