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進行功能分區,劃分出不同的功能分區或者說功能片區,各功能區之間功能相對獨立,但又相互協調。
五是旅游產品策劃,也就是咱們通常說的一個景點都有什么項目,這些項目必須根據之前做的基礎分析,市場分析,主題形象來確定,要符合當地資源條件,消費水平,和旅游形象,比如該景點位于沙漠地區,那么做主打水上項目就肯定不適合,但是想沙漠拉力賽,沙療等項目就比較合適,同時看看周邊景區有沒有做這個的,如果人家做的很好了,那么自己做優勢就不大了,要找出適合自己,并具有獨占性的項目。
六是基礎設施規劃,包括景區發展所必須的水,電,交通,通訊等設施的規劃,比如是否需要修建一級旅游公路,電網如何鋪設才能達到景區需要等。
七是投資效益分析,甲方(景區管理者)需要知道他們投資建設這個景區,到底能否賺錢,那么就需要給出每個項目預計花費,和回收周期等情況。
4. 旅游景點開發策劃方案模板下載
關于這個問題我有一些個人的看法 去了不少地方總結出來的
1、首先本身品質得過硬 基礎建設得好 服務要過關 有核心景區價值 不能坑客宰客
2、有文化底蘊的可以采用故事型營銷 打造屬于自己景區的特有文化
3、有歷史的包裝歷史 如長城就給人厚重的歷史滄桑感
4、軟廣硬廣選擇性投放
5、聯合旅行團做活動帶量
6、打折優惠 給旅行團或者單位回扣 每帶多少游客給多少錢 階梯式的獎勵
7、網紅時代 不紅找網紅 帶量是飛速的
8、找明星類綜藝節目 如跑男 爸爸去哪之類的 效果也很明顯就是貴
暫時想到就這么多吧 再找個好策劃把推文寫好了
5. 旅游項目開發方案模板
開拓大學生旅游市場的可行性
(一)大學生人數多,基數大
自1999年教育制度改革以來,全國各高校連年擴招,在校本專科學生人數日益增多。“到2003年年底,全國高校在校大學生人數己經達到1108. 6萬人。根據“十五”教育規劃,高等教育到2005年進入大眾化階段,適齡青年上大學的比例達到15%,到2010年已經達到20%”。龐大的大學生消費市場已逐漸成為旅游企業必爭的重要陣地,前景看好。
(二)大學生旅游動機強烈
而且大學生群體年齡段一般都在18-24歲。作為年輕人,追求新鮮、追求刺激、探索精神強,不甘于墨守成規,易接受新事物,而旅游作為新的生活方式更易被年輕人所接受。“大學時期是學生由象牙塔走向社會的過渡期,社會經驗不豐富,往往對外界充滿好奇心。據一項大學生出游情況調查顯示,“當問及是否愿意出去旅游時,有51.6%的被訪者回答愿意,45.2%的被訪者回答正在考慮中,只有3.2%的被訪者明確表示不愿意,山此可見:大學生對旅游持有非常肯定的態度,出游愿望強烈”。旅游已是大學生最為喜愛的休閑方式之一。
(三)大學生閑暇時間較多
我國大學生除了有法定的節假日外,還有傳統的寒暑假,大約有172天假期,約占全年的47%;此外,教育部門還為大學生提供許多社會實踐和自我學習時間。因此,大學生有非常充裕的時間旅游,并且在旅游時間的選擇上有很大的自由度。
(四)大學生可支配收入日益增多
以往,由于大學生旅游消費水平較低,旅游企業可獲經濟效益較低,造成大學生旅游市場不受重視。現今,由于家庭的經濟支持增加、參加勤工儉學、各種獎學金支持等原因,大學生經濟狀況得到了較大改善,大學生已經初具出游的經濟條件。據新華網報道,旅游消費已是大學生消費的熱點,如武漢大學生一年的旅游費用最高達到1000元以上,最低的也在100元左右。
(五)旅游基礎設施日趨完善
我國旅游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具備了相當規模,基本能滿足中國旅游市場發展的需要。其中青年旅館、大學生旅游網等與大學生旅游市場相關的旅游基礎設施開始嶄露頭角,并得到市場的肯定。這都為大學生旅游市場的開發提供了一定的物質基礎。
可見,開發大學生旅游市場是完全可行的。旅游企業只要根據大學生旅游市場的特征,采取合理的開發策略,必將會形成“井噴式”的大學生旅游熱潮,其潛在的經濟效益必定被激發,形成一定的規模效益。
二、大學生旅游市場的特征
大學生旅游市場是旅游市場的一個特殊細分市場,它具有較明顯的消費群體特征雷同的特點,這使企業在開發的過程中易于降低開發成本。但同時它還有著區別于其他旅游細分市場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