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則異軍突起,據記載——清代共114位狀元(包括2位滿族狀元),江蘇占48位,其中揚州一市為18位當然,清代上海屬于江蘇管轄,加上現今上海87位兩院院士,江蘇院士人數是唯一超600位的省級單位。江浙一直是中國文化教育高地,江蘇更勝一籌,浙江也很厲害山東人說句公道話,江蘇文化教育一直領先浙江,但浙江文化教育也厲害到沒有追趕者先上個圖,目前國內院士總數排名前十五的省市——粗略算一下,表中約有2500位兩院院士,而江蘇、浙江兩省接近900位,占比三分之一還多。
1、江蘇教育究竟有多牛?兩院院士人數排名第一,第三到第五加起來都沒有江蘇多?
江、浙兩省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匯集之地,從三國兩晉南北朝開始的全國人口大遷移,到南宋建都臨安城(今杭州),近千年的時間里,北方許多的達官貴人們由于躲避戰亂,或者向往這里的繁華而匯聚到了這里,再加上江浙一代,是我國良渚文明的發源地,也是人類文明最早的發源地之一,所以,吳越人對文化和教育的重視,是有著很重要的歷史傳承的。
這里曾經出現過許許多多了不起的人物,如:彭祖、徐福、顧愷之、鑒真和尚、劉勰、范成大、吳承恩、施耐庵、徐霞客、唐伯虎、劉邦、項羽、孫權、勾踐、王羲之、王獻之、駱賓王、沈括、周恩來,以及陸游、趙孟頫、劉伯溫、于謙、黃賓虹、蔡元培、魯迅、矛盾、徐志摩、錢學森、豐子愷等等,新中國成立至今,江浙兩省對教育的投入也是很大的,2018年,江蘇在教育上的投入是2827億元,浙江省的投入是2000億左右,因此,江浙兩省多院士,也就不難理解了。
作為江蘇人,或者浙江人,為家鄉感到自豪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絕對不是你吹牛的本錢!請問:作為一個江蘇人或者浙江人,你為家鄉做了多少貢獻?你有什么值得驕傲的?如果沒有,你憑什么看不起這個,看不起那個?作為外省人,或者旁觀者,了解就行了,也沒有反駁的必要,俗話說:“和氣生財”嘛。不管是“你省”,還是“我省”,中國的3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港澳特別行政區),56個民族都是一家人,整天你省、我省相互攻擊的人,都是些無能之輩,真為你們感到悲哀!有本事多為自己的小家庭和家鄉作出點貢獻才是正事,
2、是什么讓江蘇兩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人數上一騎絕塵呢?
可能文化 教育有關吧,我是安徽人,謝絕地域黑,我是在江蘇讀大學的,娶江蘇老婆,上一份工作原因,我幾乎跑遍了整個江蘇,除了連云港沒去過,江蘇其他地級市都去過,江蘇也算是半個家,我認識很多江蘇同學,江蘇人可能跟從小教育有關,除去個別,絕大部分待人很真誠,上次去張家港參加同學婚禮,行程酒店朋友全部安排的妥妥當當,真的挺感動的,因為歷史人文,江南自古人文薈萃,而是江蘇很重視教育,教育水平在全國那絕對是翹楚,這個值得學習,更值得我們安徽學習借鑒,我是很端正的角度去評價的,謝絕地域黑,希望江蘇發展越來越好,安徽發展越來越好。
3、中科院院士當選后會有什么樣的待遇?
你好,中科院院士相當于是副部級待遇,這個不太好懂,那就按照比例算,中國有將近14億人,科學院院士900不到,可以說這800多人主導了我國的自然科學領域研究,可能有人會問不還有杰青、優青啥的嗎,那你可以看看他們的導師都是誰?一、院士相當于是副部級待遇要知道,這就相當于一般省會的市長,我可能說得不準確,但待遇很高,
除此以外會有很多沒太多錢但是非常高的榮譽。比如國務院津貼,在中國千萬富翁在上海淮海路那邊老破小里面一抓一大把,億萬富翁在上海好學校邊上學區房房東里面也一把抓好幾個。而院士你可能一輩子也沒有機會和他們單獨吃個飯聊個天,院士掛的那面墻,100年后,等我的墓地租約都過了,他還會掛在上面跟新的一樣。可見,他們這才是上流這會,因為我們的知識匱乏才會和他們的圈子格格不入,
有時候會覺得他們是天龍人,而且即使再接地氣,依舊和我們這種老百姓不一樣。有的院士一年就能賺幾千萬,這也不是危言聳聽,像北京或者省會城市大三甲醫院一個科主任一年就能賺千萬以上,并且大三甲科主任成為院士的概率不到1%,所以你覺得院士能賺多少錢?根據2020胡潤百富榜,中國院士首富吳以嶺身價210億,沒錯,就是發明連花清瘟膠囊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