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玉米時,有些農戶只用底肥不追肥,利潤會降低嗎。現在種植玉米很多農戶開始只追足底肥,而不在生長期間進行追肥,對于玉米再次追肥這種情況而言,會使得玉米的種植成本增加,而且現在降低了玉米種植補貼,盡管玉米的產量在1000多斤左右,如果再次追回的情況下會增產,每畝地在二三百斤左右。
1、玉米追肥超量,會造成產量下降,那每畝用多少肥料合適?
這個可能給不了你準確的答案,土壤肥力不同,施肥管理水平不同及產量目標不同等都會影響追肥使用量的。玉米是需要氮磷鉀比較多的作物,像我們一般高產栽培情況下,都基本是根據土壤肥力和產量目標要求一次性將所需要的磷鉀肥作為底肥施入,氮肥則將總量的60-70%作為底肥施入,30-40%作為追肥在拔節及大喇叭口期追施,
比如我們經常是畝用二銨30斤左右,尿素30-40斤,氯化鉀25斤底肥,同時還要畝施農家肥土雜肥2000-4000斤不等。而追肥一般拔節和大喇叭口期分別畝追施尿素20和30斤左右,土壤肥力不同,施肥用量差別很大的,像上面我們施肥用量都是一般土壤肥力中等田塊長用用量,對于土壤肥力高的田塊肥料用量則要減少,而肥力水平低的通常還要增加,尤其在追肥時,一般要根據田間長勢進行,長勢不好的通常要多施,對于葉片暗綠葉片披散田塊等則要少施,甚至有時拔節肥或攻穗肥還要增施5-10斤等,這樣通常都會高產。
施肥管理水平不同,其肥料用量差別也會很大,比如通常我們追肥是深施覆土,有時還會施肥后澆水,但是若撒施用量要增加,土壤干旱也要少施,而田間濕度大,雨量多一般要少施,管理好,長勢壯要少施,管理粗放一般要多施。基肥充足的追肥要少施,基肥不足甚至沒用基肥的則追肥要多施,施肥多少通常還要結合產量進行,一般目標產量高,肥料用量大,產量低用量少,具體要根據土壤肥力及管理水平,不是自己隨意想要多少,當然高產品種,肥料用量也會高,氮磷鉀等搭配使用的,用量宜適當增加,否則要控制用量。
2、種玉米底肥用尿甲全48%的,不追肥,用葉面肥代替行嗎?
脲醛復合肥屬于是高效環保可控的緩釋肥料,而玉米底肥的施用應科學合理,過多或過少都不行,底肥施用過少,玉米生長過程中得不到充足的營養補充,生長緩慢且長勢矮小,植株在生長后期,籽粒不飽滿且千粒重下降也不利于高產。若底肥過多,既會增加生產成本,而且也會增加玉米植株旺長的風險,導致早中后期容易發生倒伏,不利于最終的增產增收,
﹝1﹞玉米一次性施肥,從種到收只用一次底肥,發育生長不再進行追肥,這生產的模式并不建議,應采用多次施肥的方式,底肥施用外,后期應追施2至3次,這樣才能為玉米正常生長創造有利條件。玉米植株第一次施肥多在7葉期,施入全部二銨和40%的氮肥,底肥沒有施鋅肥的應補施鋅肥,第二次在植株13葉左右,施入余下的60%氮肥。
對因播種偏晚、苗小、苗弱的田塊補種、移栽的小苗、弱苗,要偏施或適當多施,促進生長發育和弱苗早發快長,建議最好噴施新高脂膜和葉面肥,這樣能夠起到吸收快并能預防病菌侵染。﹝2﹞玉米分時期追肥是針對這個時期玉米對營養所需達到一個臨界點,而采取的針對性的追肥,追肥不僅可以滿足植株正常生長,而且還對后期玉米的成穗,穗粒灌漿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農民種植玉米的過程中,保證基肥的用量,配用優質有機肥,再配合氮、磷、鉀速效肥,可耕地前撒施田間,隨后翻入耕作層,充足的基肥可有效培肥地力,緩慢釋放養分,供前期幼苗和后期生長發育的需求。農民科學施肥是保證玉米高產管理措施之一,同時還應綜合中耕除草,化控防治病害倒伏等管理措施,做到全面管理,玉米才能達到高產、高品質,從而將農民的生產效益最大化,
3、夏季種植玉米每畝施多少化肥合適?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玉米種植生長過程之中對氮肥的需求量最大,其次是鉀肥,然后是磷肥,其中氮鉀肥需求量最多接近一比一,磷肥相對少接近0.5,按照教科書式的玉米種植方式來看,在玉米種植前期需要對土壤的肥料成份做出檢測,然后依照土壤肥力情況合理施肥,但是就當前的普通農戶種植玉米來看,很少有測量土地肥力的過程,直接都是一畝地多少斤玉米復合肥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