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糧票值錢嗎糧票近期拍賣如下。單枚糧票有收藏價值嗎?下面我們來看看2017國內糧票收藏價格表吧,66年糧票糧票挽救了中國老百姓,吉林、本溪、仙桃市糧票樣本、全國通用糧票、軍人供給糧票樣本一組五冊價格,三、糧票的收藏價值糧票自身是沒有價值的票證,但憑糧票可買到國家牌價糧食,實際上糧票成了一種有價證券。
1、這些糧票值錢嗎?
這位藏友,你的糧票都是1978年的,雖然過去幾十了,有收藏價值,但沒有市場價值,我經過要票的年代,糧票,布票,油票,自行車票,這些在當時那個年代都是緊俏東西,非一般農家所有的,那時擁有糧票的就是商品糧的家庭,都是歷史的回憶,糧票收藏是小眾化,要搞特色的收藏,全國各地的糧票的設計和發行都差不多,但有一種糧票的收藏叫紅色收藏,我曾經在在上海買了幾十張,五十元一張,每一張是歷史的銘記,是偉人的崇拜,票證是年代的記錄,90后的人沒有這樣的記憶!70后以前的人或許有點經歷,頭條上的老大哥,老大姐都是票的親身經歷人,農村有布票,城市人有糧票,不能回憶的年代,不可思憶的歷史,我是老玩童愛收藏,清明節節哀,共同學習和探討?。
2、以前的糧票還值錢嗎?怎么賣?
以前的糧票還值錢嗎?怎么賣?我是金玉收藏愛好者,我來回答您的問題,一、糧票產生背景新中國成立初期,物資極度匱乏,糧食自然無法做到敞開供應。中央政府開始醞釀糧食的計劃供應,以滿足全國人民的溫飽,1953年,中央政府決定實行糧食統購統銷政策,包括糧食計劃收購政策,糧食計劃供應政策,1955年8月25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17次會議通過《市鎮糧食定量供應憑證印制暫行辦法》,緊接著,國家糧食部向全國發布這一暫行辦法,很快,各種糧食票證便鋪天蓋地地進入社會。
1960年,國家進入了節糧度荒時期,城市居民的糧食定量進行壓縮,副食品供應嚴重不足,以前曾經憑票供應的商品,也無貨供應。到1961年市場憑票供應的商品,達到了156種,在那個時期,吃飯要糧票,吸煙要煙票,喝酒就得有酒票,就連一分錢買一盒火柴,也得用火柴票。二、糧票的逐步取消1984年,在經過兩年多的物價體制改革試驗后,深圳市在全國率先取消一切票證,糧食、豬肉、棉布、食油等商品敞開供應,價格放開,
深圳人率先過上了不用糧本、糧票的日子。深圳市取消糧票的第二年,即1985年,國家又取消了長達30多年的農產品統購派購制度,1991年5月,廣東、海南率先實行糧食購銷同價改革。1992年4月1日,政府決定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這一改革,1992年10月,黨的十四大確立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之后,全國各地先后放開糧食及其他產品價格,實行購銷同價,促進糧食產銷與市場接軌。
糧價放開后,激活了其他商品的流通,促進了農民生產積極性,糧食產量顯著增長,1993年,糧油實現敞開供應,糧票已無用武之地,被正式宣告停止使用,長達近40年的“票證經濟”就此落幕,老百姓再也不用為找不到糧票發愁了。三、糧票的收藏價值糧票自身是沒有價值的票證,但憑糧票可買到國家牌價糧食,實際上糧票成了一種有價證券,
糧票的面值等于國家牌價糧價與市場價之差。1993年后中國已取消使用糧票,糧票很快進入了收藏品的行列,全國集“糧”愛好者也在不斷擴大,近兩年在香港、澳門特區和歐美一些國家高價購買競相收藏中國糧票中的珍品。隨著時間推移,集糧熱的升溫,糧票收藏品市場也必將上揚,只要掌握好收藏糧票的基本原則,投資收藏糧票前景十分可觀。
糧票曾作為中國的第二“貨幣”,在中國歷時40年,它反映了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經濟狀況,有較為重要的研究價值和收藏價值,2009年4月,在武漢收藏品市場舉行的第五屆票證交流大會競賣會上,有幾百張珍貴糧票亮相,其中不少拍品是市面上較少見的稀有品種,如:1952年西南區5斤大米票、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縱隊250斤糧票、民國36年第三辦事處戰地14斤兌米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