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短四十年的時間內,由于政局動蕩,先后有十二位帝王在洛陽定都。如此說來,夏代在洛陽定都的只有太康和桀,隋朝滅亡后,王世充在洛陽登基稱帝,號稱鄭國,后梁疆域圖五代時期,確信無疑在洛陽定都的帝王有,安祿山、安慶緒、史思明、史朝義等人也曾經在洛陽定都,但這些人在中國歷史上都被看成叛逆,我們就不算他們了。
1、在洛陽玩住在哪里最方便?
大前年去的洛陽游玩,住的話建議不要住離景點太近的地方,就在市區的快捷酒店就行,那次一件就一百多,還挺干凈。感覺洛陽當地的吃住花銷真的很便宜,而且洛陽生活節奏很慢,我覺得算的上幸福指數很高的城市,早晨起來,喝點當地的羊肉湯啥還有2塊錢的切餅,讓你吃個飽,中午在景區和朋友吃洛陽水席,5個人我靠才一百多塊錢,那個多菜,吃的我們有點懷疑人生,
還有麗景門里的小吃街都不貴,一碗翻湯丸子好像才8塊,而且大家都是排隊在買,晚上沒事逛市場,有蒸菜5塊錢買一兜,也特好吃,買了一碗小酥肉我靠居然才要我10快,量還挺大。買個肉夾饃吧,6塊錢,他居然用秤給yao了5塊錢的肉,真正的肉夾饃呀…去玩景點的門票也不貴,白馬寺好像40多少的,反正不超一百,良心價,畢竟白馬寺是中國第一古剎,
2、西周為什么準備建都洛陽,洛陽好在哪里?
關于這個問題,本人查到有這么一段記載,可以理解為什么要建造洛陽。如下:初武王作邑于鎬京,謂之宗周,是為西都,將營成周,居于洛邑,而未果。至是王欲如武王之志定鼎于郟鄏,卜曰:“傳世三十,歷年七百,”二月,使召公先相宅。三月,周公至洛,興工營筑,謂之王城,是為東都,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里均也。”周公又營成周,
3、在中國歷史上,真的有105位帝王在洛陽定都嗎?有何史料記載?
謝謝邀請!洛陽麗景門洛陽是中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座古都,對于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化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非要具體說出有多少個帝王在洛陽定都,卻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尤其是,還信誓旦旦地說有105個,就更是夸張了,二里頭遺址我們就來具體數一下吧,洛陽號稱十三朝古都,首先從夏朝開始說起,因為有二里頭遺址,被很多專家認為是夏朝中后期的都城。
但是,我們沒有辦法準確地說出,到底夏代中后期的哪些夏王曾經在二里頭定都,傳世文獻記載:“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而這個斟鄩,唐代魏王李泰所著的《括地志》中說:“故鄩城在洛州鞏縣西南五十八里,蓋桀所居也,”所以,現在有人認為二里頭遺址就是斟鄩。如此說來,夏代在洛陽定都的只有太康和桀,接下來說商朝,偃師商城被認為是商王朝早期的都城遺址,就是文獻記載中的西亳。
但是,商朝前期,到底有幾代帝王在西亳定都?傳世文獻中沒有記載,而考古材料更是沒有辦法去求證的,因為有學者認為太甲曾經被放逐的桐宮可能在今天河南偃師,我們就算商湯、外丙、仲壬、太甲四位商王吧。從太甲之后,到商王仲丁,司馬遷并沒有明確說他們定都在哪里,西周初年形勢圖西周王朝是第三個定都洛陽的王朝,武王曾經決定要“宅茲中國”,而成王“定鼎郟鄏”。
但是西周的正式首都始終都是鎬京,要算西周的話,大概只有成王一個算是定都洛邑的。東周王朝所有的周天子都是定都于洛陽的,這個是毫無疑問的,東周從周平王到周赧王,520年,一共有29位周王。劉邦畫像西漢初年,劉邦曾經一度定都洛陽,之后很快就遷都長安了,王莽的新朝,曾經想過要遷都洛陽,還派人到洛陽修建宗廟宮室,但最終他還沒來得及到洛陽就被殺了。
王莽被殺后,更始帝劉玄起初也是定都洛陽,但很快就接受了鄭興的建議遷都長安,如果長短都算的話,劉邦和劉玄,都應該被算在內。光武帝劉秀畫像東漢從光武帝劉秀開始,一直到東漢滅亡,其法定首都都是洛陽,先后有十四位帝王定都洛陽,一般人們在數東漢的世襲,往往不算北鄉侯劉懿和少帝劉辯,這兩位也應該算在內的,西晉王朝疆域圖曹魏時期,先后有五位帝王定都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