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恭喜大武漢,作為擁有省內眾多資源的唯一超級大市,武漢國家高鐵樞紐地位又得到進一步鞏固。根據我了解的信息顯示,未來的武漢,將建成具有武漢特色,國際示范的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我認為武漢的交通樞紐地位不斷不會下降,還會不斷加強,因為武漢九省通衢的地位沒有那位城市能夠替代。
1、怎樣鞏固武漢的的全國交通杻紐地位?
武漢,湖北省省會城市,素有九省通衢的美譽,是中國鐵路網、高速公路網、航空運輸網和內河航運網相互交匯的核心節點,也是全國綜合交通樞示范城市。武漢為了做好國家綜合交通樞紐示范城市,做了大量的工作,根據我了解的信息顯示,未來的武漢,將建成具有武漢特色,國際示范的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未來武漢的全國交通樞紐地位會越來越穩固,從建設運營全周期、運輸服務全過程角度,系統規劃綜合客貨運樞紐發展,做好城市與樞紐,新建與改造,建設與運營的協調發展,
未來,武漢將按照客運零距離換乘,貨運無縫對接要求,推動綜合客貨運樞紐統一規劃,同步建設一體化運營。到2030年,武漢將在航空客貨運雙樞紐,鐵路水路聯運,高鐵中心和樞紐高效連接四個方面形成良好的示范,把武漢建設成為內涵更加豐富,布局更加合理,服務更加優質,功能更加完善,運營更加高效,銜接更加便捷的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示范城市。
2、武漢交通樞紐的地位在下降嗎?為什么?
我認為武漢的交通樞紐地位不斷不會下降,還會不斷加強,因為武漢九省通衢的地位沒有那位城市能夠替代。長江經濟帶中游的超大城市,龍頭地位,是中國內陸唯一水陸空立體交通最發達的城市,而武漢的經濟發展突飛猛進,又是中部唯一的副省級超大城市。已經提升為國的新一線城市和國家的中心城市,國家也會加大對武漢發展的支持力度。
3、武漢3小時直達上海、重慶,5小時直達成都!湖北的這些高鐵又有新消息傳來,你怎么看?
首先恭喜大武漢,作為擁有省內眾多資源的唯一超級大市,武漢國家高鐵樞紐地位又得到進一步鞏固,中國有句俗話,“火車一響黃金萬兩”,毋庸置疑的是鐵路建設對城市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拉動作用,是提升城市交通區位優勢的重要途徑,也是提升城市經濟實力的重要手段。這也是導致地方對鐵路建設情有獨鐘的主要原因,武漢作為長江中游地區中心城市,要是真如題中所說能實現3小時直達上海、重慶,5小時直達成都。
這對于以武漢為中心的長江中游城市群與西南雙子星構成的成渝經濟圈和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經濟區的經濟交流將變得更加緊密,這也使得武漢成為連接長江上中下游的重要節點城市,這對于武漢打造米字形高鐵戰略具有重要意義。3小時直達重慶、上海我認為還是有一定的可行性,目前規劃在建的鄭萬高鐵將不經過河流縱橫,山高壁陡地質條件復雜的鄂西南地區,而走地質相對穩定的渝東北地區。
且當今高鐵建設技術經過多年的發展已變得更為成熟,建設時速350公里的高鐵在技術上是完全具備的,武漢到重慶直線距離不過700多公里,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武漢3小時直達重慶是有可能的,這將成為武漢進入西南地區的又一重要通道。根據湖北、重慶、江蘇省市公布的沿江鐵路走向圖和國家鐵路規劃,將建設從東部長三角地區經湖北到西南地區的沿江高鐵,沿江高鐵明確規定將以時速350公里建設,這將進一步縮短東、中、西部之間的出行時間,
沿江高鐵的建設也將進一步縮短武漢到上海的距離,使武漢、上海兩市3小時直達成為可能。在武漢到重慶的高鐵基礎上我相信5小時直達成都將不成問題,畢竟重慶與成都之間的成渝高鐵全程也只需一個多小時。相比武漢擁有的密集鐵路網,湖北還有很多縣市處于無鐵路的窘況,這也說明湖北在鐵路規劃建設上存在著地域發展不平衡,這也將進一步增強強市的虹吸現象,導致鐵路資源在地區配置上的不平衡,
4、新武漢西站建成后對武漢有什么意義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