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胖寶寶,大家欣賞下萌寶寶吧)1.一些人體測量學指標,如腰圍、臀圍、大/小腿圍、臂圍、皮下脂肪厚度等,判斷其大致肥胖程度;2.內分泌學檢查指標,如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血清胰島素水平,及血鈣、血糖、血脂等;(找不到胖寶寶,大家欣賞下萌寶寶吧)3.心肺功能及部分相關影像學檢查,由于肥胖兒童常常有肥胖-換氣不良綜合征,導致肺通氣不足,運動耐力下降,因此有必要進行肺活量檢測,判斷其心肺儲備功能;其中嚴重心肺功能不全者可出現心界擴大,則需檢查胸片、心電圖等;4.一些特殊檢查,如口腔粘膜的染色體檢查等以確定基因學上的肥胖因素;或免疫學檢查,原因在于肥胖兒童常見免疫功能降低,因此檢查其免疫球蛋白、T、B淋巴細胞數量亦具有一定必要性。
1、兒童肥胖該去醫院看看嗎?
你好,發現兒童肥胖及時去院檢查是很有必要的,掛小兒內分泌科最新數據統計我國7歲以上肥胖兒童近3500萬人,與肥胖癥相伴的是肥胖兒童更容易患脂肪肝、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同時還會導致脂肪代謝異常、糖代謝異常,這也是兒童糖尿病的早期表現。為什么說發現孩子肥胖要及時去院檢查?很多家長認為孩子胖只是吃太多吃太好,實際上導致兒童肥胖的原因很多,包括:單基因肥胖、疾病、內分泌紊亂、中樞神經系統損傷、藥物、飲食環境、心理社會因素等等,如果沒有明確孩子的病因,進行針對性的治療,不但不能控制孩子肥胖,反而有可能損害孩子的身體發育,譬如孩子本身是內分泌失衡導致的肥胖,家長即使一味的控制飲食也得不到減重的效果,
2、兒童肥胖需要檢查哪些項目?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兒童肥胖癥是根據不同身高相對應的體重作為標準來進行評價的,分為三個等級:超過正常人群身高體重的20%-29%稱為輕度肥胖,30%-49%為中度肥胖,50%及以上為重度肥胖。當父母直觀上認為孩子偏胖時,可以首先自行檢查其身高體重并與正常人群進行對比評估,或前往醫院通過一些科學準確的手段檢查特殊指標是否異常,來判斷孩子是否屬于兒童肥胖癥范疇,
常見的檢查指標如下:(找不到胖寶寶,大家欣賞下萌寶寶吧)1.一些人體測量學指標,如腰圍、臀圍、大/小腿圍、臂圍、皮下脂肪厚度等,判斷其大致肥胖程度;2.內分泌學檢查指標,如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血清胰島素水平,及血鈣、血糖、血脂等;(找不到胖寶寶,大家欣賞下萌寶寶吧)3.心肺功能及部分相關影像學檢查,由于肥胖兒童常常有肥胖-換氣不良綜合征,導致肺通氣不足,運動耐力下降,因此有必要進行肺活量檢測,判斷其心肺儲備功能;其中嚴重心肺功能不全者可出現心界擴大,則需檢查胸片、心電圖等;4.一些特殊檢查,如口腔粘膜的染色體檢查等以確定基因學上的肥胖因素;或免疫學檢查,原因在于肥胖兒童常見免疫功能降低,因此檢查其免疫球蛋白、T、B淋巴細胞數量亦具有一定必要性。
3、兒童肥胖,該怎么辦?
所以可以從飲食、運動、行為矯正三方面來調整:一、飲食推薦采用平衡且豐富的膳食方案,從兒童及其家庭的飲食習慣開始改變,包括飲食構成、比例、攝食頻率、食物種類偏好、調味料的使用、烹飪方法及食物保存方法,對于生長發育中的青少年兒童,因生長發育迅速,首先應攝入充足的能量和脂肪酸來保證正常的生長發育需要。7-18歲青少年兒童脂肪的攝入量應占全天總能量的25-30%,每天約47.2-96.7g,
所以不能通過一味地通過減少脂肪甚至節食來減肥。具體膳食建議1.每日吃5餐(3次正餐,不多于2次的零食加餐);2.早餐應吃飽、吃夠;3.避免高熱量、低營養密度的食物(如甜飲料、能量飲料、果汁、快餐、高熱量的零食等);4增加水果、蔬菜及高纖谷物的攝入;二、運動運動能夠改善身體成分,并減少心臟代謝風險因素,
暫無證據表明何種運動方式能夠最有效的幫助肥胖兒童減重。一般活動和游戲比,競賽性活動和有組織的運動對增加能量消耗更為有效,鼓勵進行需要調動大量體重的娛樂性運動項目,如游泳、足球、籃球、排球、手球、曲棍球,以及含無氧成分并需要調動神經肌肉能力的運動,如體操、柔道。但對于嚴重肥胖的兒童,應避免那些在腿部、足部及髖關節增加恒定重量或反復施加負荷的運動,
三、行為矯正減少久坐少動行為:減少需要久坐的行為(如看電視、打游戲、上網),研究證明,減少久坐少動行為的一組兒童短期減肥量大于增加運動的兒童。進食前的行為矯正:肥胖的兒童往往對巧克力、奶油、甜食等高能量的食物感興趣,而順手從貨架上選購,所以家長要控制兒童自己選購食品,食物加工時應切成小塊,避免兒童進食大塊食品。